燃文小说 > 宋朝好丈夫 >宋朝好丈夫

183 心内宫内

“公子放心。季娘子身体大好了。”

“既然是这样……”

陈文昌的眼神更加疑惑。

驭龙知道季家那边捎回来的口信,话太少了些。

季娘子以前恨不得一天传个三四封短信、纸条给公子,说些心事,再加上商量亲事,活活跑断了小厮们的腿。

公子总是让他们带口信,好不容易有了时间,他也要七八天才回一次纸条。

现在,公子想要季娘子回信了,难道他这小厮还好意思开口,非要人家马上写一封?

但这话他不敢说。

他只能把藏着没说的两句话也一口气说了出来。

就算陈文昌少不了要生气,他也顾不上。

“……季娘子还说,楼大人只是进院子在外堂上坐了一刻钟。她身边的人都在的。她那时病得头痛的,不是为了二郎的事绝没有见他的道理。另外,楼大人不过是新近几个月开始来求亲,才这样多事殷勤,她心里明白得很。”

陈文昌听得楼云去探了病,心里不快之时,却比不上季青辰最后那句话。

“……”

他果然就发了呆,一时间还没把事情想通,茫然道:

“她这话里的意思……”

“……小的不知。”

驭龙装傻当不明白,只在心里接上一句,季娘子这是用你自己的话安你的心。

这不就是求亲的时候,要叫人知道他的人品性情,所以才这样殷勤?

季娘子话里的意思就是,反正楼云也撑不了多久,她不会和以前一样上当只看眼前的殷勤。

更何况一成亲,和楼云打交道的事自然是陈文昌替她出面。

她的事一切有你陈文昌作主。

——你有什么好吃醋的?

“……”

陈文昌脑筋一转,就想明白她话里的意思。

他坐在书斋里,沉默着没有出声。

书斋里静得只听得到呼吸声,驮龙缩着脑袋当自己不存在。

这话面上好听,琢磨起来就不是那个味,活像是直接打着公子的脸,他要是公子他也得发怒。、

季娘子看着贤淑,骨子里就是个不肯让人的外夷女人。

泉州蕃坊里,为了一些小事和丈夫公然争吵打闹的蕃女多了去了……

……

接下来的十几天,季青辰一边打听季辰龙的事,一边等着陈家别院里的消息。

陈文昌半点动静也没有,以前四天一次的纸条也没有了。

她就知道,陈文昌恼着她了。

她心里未尝没有悔意。

她不傻,不想和陈文昌争吵,尤其知道他只能顺着来不能对着干的倔脾气。

然而,她这回可没有闲功夫换了车衣,坐着厢车偷偷去陈家别院看动静。

她得到了宫中中贵人来传达的旨意:

官家召她垂拱殿陛见。

接着就是通义郡夫人谢氏来赐衣袍,中使们出宫向她讲解进宫的礼节。

宫中八月十五的中秋宴,主客不可能是她季青辰,而是包括季辰龙这小译从在内的金国使团随员们。

他们要随着金国正使到官家的垂拱殿中饮宴。

她出席的名义就是个小小的海外蕃首,坐宴的位置应该是远到了垂拱殿的门边上。

但这却是名正言顺和季辰龙见面的机会。

傍晚的时分,金红的太阳还悬在宫城的蓝绿琉璃瓦檐上,十五的圆月却已经在运河边青黄柳梢上露出了浅白的影子。

天空蓝黑得如东海的海涛。

她早早就换了簇新的九品文林郎的官服,坐了船沿着盐运河向皇城和宁门赶去。

然而她坐在船上,手里却还在翻着陈文昌前些日子纸她传的几张纸条。

“书房品文,与友闲谈。”

那纸条上的话,都是差不多相同的八九个字,说着他一天的境况。

再配上他写纸条时的一手好字,简直就是像印刷机印出来的纸条。

她知道,那天她不应该和驭龙说那几句话。

她明明是觉得,陈文昌天天在外面和朋友打交道,并没有胡来,他答应过四天写一次纸条给她也从不失言,这样就足够了。

他听到二郎的事,毫无退亲之意,她还有什么不满足?

她怎么就非想着,他宁可闲着和朋友说话,也从不想着问一问她最近干了什么,遇上了什么事。

求亲时,他还知道送荔枝腕绳给她,还知道说起将来在院子里种她喜欢的花。

现在她写纸条过去,他都没空回。

她心里难过,就忍不住要说几句刺人的话,叫他也不开心。

她自己都知道,这样图个嘴上痛快,惹得陈文昌生气,真是蠢到没法救了。

“蕊娘……”

她抬头唤着季蕊娘,却发现她忘记这孩子已经回明州城了,此时只有柱妈妈看向了她。

她心里更落寞了些,叹了口气,道:

“等回去,妈妈派个人去陈家,唤驭龙过来一趟吧。”

“是,大娘子。”

柱妈妈应了一声,却又看了她一眼,这位长年沉默不出声的巫祝平静说着,

“大娘子前几日不是还吩咐了,二郎的事没有确定前,不要和陈家来往?让陈公子心淡一些,将来未必不是好事。”

季青辰一怔,几乎都不记得自己吩咐过这样的话。

看着柱妈妈那毫不起眼的中年妇女的脸,她自己都不禁要怀疑起来,难道她让驭龙说起这些刺人的话,还是为了陈文昌好?

她完全是为了二郎万一出事的时候,不要太连累了陈家?

固然这才是最妥当的安排,但她现在心知肚明的却是自己的心情。

——和陈文昌的这门亲事,她已经是迟疑了。

“那是另外一回事。还是准备唤驭龙来吧。”

她沉稳吩咐着,世上的事情岂能全都一帆风顺?

她既然开始了,就要尽力与陈文昌好好地相处下去。

……

夕阳落了下去,楼云站在学士院前的,远远看着她的身影。

她接了皇城司的宫牌,由中使领路走进了皇城和宁门。

学士院就建在了皇城门与宫城南门之间,他并没有走上前去和她说话,而是从学士院里先走一步,进了宫城。

夜色中,季青辰远远看着两名中使提着红灯,弯腰倒退着出了宫城外的值守学士院。

就算她没认出今晚值守的学士是楼云,却也知道前面那名年轻男子在宫城里还一身常服,他必定是专为官家拟旨的翰林直学士之一了。

在他面前引路的两名中使,从始至终,都弯腰倒走,用红灯照路。

听说,宫中只有翰林学士才有此殊荣。

“敢问史内辖,娘娘们的居处,外臣们也能进来?”

季青辰接了谢府的小道消息,知道谢道清派来接她的小内侍姓史,是谢尚宫派到谢道清身边的心腹人,所以十分客气地和他结交着。

她也照着宫里的规矩,把宦官内侍都尊称为了“内辖”。

前面丙盏红灯笼,一直保持着二十步的距离,不紧不慢地在前面走着。

南宫城直接通向了妃嫔们的后宫,北城才是垂拱殿的外朝所在。

史内侍探了头,仔细看了看楼云往前走的方向,小声笑道:

“官家在后宫有一处后殿叫延德宫,专为了夜里读书、批文所用。前面的学士大人应该是今晚值守,被官家召去后殿问政。所以才走在咱们前面。”

沿着御花园里的锦胭廊,楼云一直走到了延德殿的岔廊口,才停下了脚步。

他回头看了一眼,她走过来的身影清楚入目。

锦胭廊上悬着月泡大宫灯,照出了季青辰一身浅青色的官袍方心圆领。

官袍上绣着三寸大小全枝花的图样,衣摆前短后长。

只看她的脸,黛眉美眸,乍一看就像是一名颜色清艳的少年俊杰。

然而她并没有戴官帽,而是按了谢道清的暗中口信,梳着中规中矩的圆发髻。

钗环严守规矩,金、珠一律不戴,只用了九品外命妇不避忌的青玉钗。

她耳下戴着的,也是谢道清赏出来的裹银琥珀耳坠。

她的官袍圆领外还挂着一串女饰彩玉珠子。

这样奇异的打扮,楼云深知是谢道清的叮嘱,倒也觉得这位通义郡夫人果然灵慧。

虽然在他的眼中,今晚的季青辰果然是美人如玉,比平常女装时还要诡艳了三分,却也不会让官家犯一些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他放了心,转身而去,下廊走进了延德殿中。

“坊主,娘娘正在伴驾,坊主只要低着头,如实回答就好了。”

季青辰的目的地也是延德殿,史内侍小声地叮嘱着,在锦胭廊口就停住了脚。

“……”

季青辰并没有想到,在到垂拱殿见到季辰龙之前,还要先沾着谢道清的光被官家召见。

然而她被后殿女官引着走进后殿时,已经发现了楼云正站在其中。

他向她使了个眼色。

而她也看到了殿中女官们和她一样身穿男式官袍,脖子上挂着色彩不一的漂亮玉珠串,区别只在于她们头上戴着黑漆弯脚官幞帽,帽上簪着朵朵盛开的绢制花朵。

她顿时也松了口气。

凡是进后宫的女子,免不了都有些神经过敏。

但亲眼看到了宋代宫中女官们的男式装扮后,她觉得,她这身打扮很安全。

她听教礼节的中使们说过,大宋的内宫制大半传自于唐时,从武后则天的时代就规定了女官着男装。

妃嫔当然是着女装的。

“唐坊蕃首,文林郎季氏进见——”

唱名的女官声音没有想象中的尖利,反倒带着夜晚的清明。

季青辰停在了殿中,眼睛盯着倒映烛光的玉石砖板,眼角的余光只看到左右两侧各六张的红垫靠背椅。

此外,就是女官们的薄黑绢靴,还有楼云绯红色的官袍前摆。

伴驾的谢道清不知道在哪里,她伴着的官家就更不见影子了。

但楼云那眼色让她知道,官家召她来,是真有事要问。

她双手作揖,一躬到地,冲着没有人的正中红垫大靠椅行了大礼。

教她礼节的中使,并没有告诉她见皇帝要三叩九拜。她当然就从善如流了。

就在这时,脚步声却从她身后突然响起。

赤红团龙纹的衣袍的男子从她刚刚走进来的殿外走入,步向了正中的红垫靠背大椅。

他在灯下的身影几乎与她擦肩而过。

嗅到了官家身上似有若无的香熏,季青辰再是沉稳,背上的冷汗一瞬间就渗了出来。

她终于明白,刚才她进殿前,在廊口看到殿前的一处古拙的假山花圃,曲复中隐约有花在月光下盛开,花香浮动。

她那时嗅到的花香并不是花香,而是官家身上独有的龙涎香料。

官家当时正在殿外赏花,看着她走了进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枪神纪之末世审判沙僧志太古神王万古剑尊妙手天医锦罗春锦谋洪荒大天尊无上神王问鼎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