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宋朝好丈夫 >宋朝好丈夫

058 由此而德

“是,大人,小人家里的老管事深知扶桑内情。”

陈洪连忙回答,卖弄着他福建海商对扶桑的了解——在唐坊崛起前。

“他说虾夷人是扶桑东北一带的生蕃部落,不服王化。所以和扶桑人一直战争不断。唐坊买的这些虾夷奴隶都是扶桑商人转卖出来的战俘。以下官来看,这女坊主必定是早有准备=——”

楼云自然也是如此推测。

那季氏女子在扶桑十年,当然比他们更清楚这海外夷国的内乱。说不定早几年前,她就已经准备好了应对这一场内乱的防御之术。

无论如何,她买的虾夷人既然都是战俘,里面难免会有一两个没有被查出来斩首的生番小头人。

只要和这些人有密议,联系上了他们在北海道的亲族部落,她就能秘密向他们传递扶桑内乱的消息。

从而引他们在最好的时机,重新抢回部族土地。

如此,才能恰到好处地,把唐坊被强征的祸事拖延了下来。

上兵伐谋——保护唐坊,谁说又一定需要上阵厮杀?

正如朝廷上两相争权,韩参玫何必非要把赵宰相赶出临安城?以为这样就能大权独揽,那也是想得太轻易了。

“我倒盼着她,还是不要嫁回大宋才好。”

楼云饮了半盏酒,喟叹一声,放下了酒盏,看向陈洪,

“文昌公子虽好,却不通庶务,你堂兄的长子听说也不是精明人。他们那一房手上却一直有八珍斋的生意账目——”

陈洪自刚才打探到了与女坊主相关的这两个消息,面上镇定,早就在心里生了寒。

听得楼云如此说来,他不免心有戚戚。

他只怕文昌侄儿把那女坊主娶回家后,继续做他的甩手掌柜。不仅他自己名下那几份小小的家族产业全都给她打理。假以时日,堂兄家的产业会被她吞了去还是小事,只怕他这陈家家主的地位都不保。

他愁着脸,还没有出声,听到楼云却又说着:

“她既然早有准备,何必又嫁回大宋?我看她不如还是依着季辰虎的意思,在扶桑抢几块地盘,安顿她那三万的坊民。也不需迁民回泉州,甚至是琉球岛了……”

他在泉州已经四年,当然知道那海岸对面的海岛现在仍是洪荒丛林,除了本地的生蕃部落,就是南洋海上迁来的蕃民。

其他的,就是极少数开荒的宋人了。

真要迁到那荒岛上重新白手起家,连他也免不了认为:

她不如留在扶桑支持季辰虎。

要不然就只有嫁给对她还恋恋不忘的王世强,靠着他在江浙安身立命,再花上十年慢慢把坊民全都迁进大宋才更稳妥……

陈洪听得是连连点头。

然而想着唐坊十二条河道他又舍不得,这一块的大利岂能是不献上一个侄儿,结上一门亲事就能轻易到手的?

“大人如果愿意登岸,不愁她不归顺大人——” 陈洪见缝插针,连忙拍马恳求,

“既然扶桑使者请大人登岸,大人何必在意那国书上有没有国印?也无须理睬那小国主如今是不是连京城带国印都丢失了。依下官看,眼前扶桑内乱,就连那太宰府也已经慌了。他们根本应付不了如今的局面,只能被大人牵着鼻子走。”

“焉有此理。”

他摇了摇头,知道他说的是眼前的局面。

火枪轰鸣,警锣阵阵,但这一带的海岸却只有唐坊的守备,根本看不到一条扶桑太宰府的兵船。

可知太宰府因为国内的动乱,只能虚张声势,已经无力守备此地。

而他身为上国天使,手下能调动一百余三条宋船,二三千的船丁民壮。

虽然不至于要趁势掠夺这贫瘠岛国,但他登岸或是不登岸,却完全可以由他自行决定,无须与扶桑官府协商了。

甚至这九州岛直到下关口的方圆百里之内,都可以任宋船来去横行,无人能制了。

就算他下令直接驶进濑户内海,插手扶桑内乱,谁又能把他怎么样?

天高皇帝远,连赵官家也管不了他。

“大人,如果今日这船上的正使不是大人您,而是那没有担过武职见过真章的秦通判。下官绝不会有此提议。”

陈洪毫不气绥,继续游说。

虽然看不出楼云有什么表情,但旁边楼大一脸跃跃欲试的兴奋,他当然看在了眼里,心中暗喜。

“大人往日里的威名泉州谁人不知?小人就听说过,那年大人护送上官去山东金国境内封赏那义军首领李全。不过入境三十里就遇上了金军。上官受伤不敢再进,是大人你一力主张,背负圣旨深入险境。大人为官家封赏了那义首李全,还与他结为了八拜之交——”

他心里打着如意算盘:

既然那女坊主对扶桑内乱早有准备,又有个不甘寂寞的亲弟弟,她未尝没有插手内乱从中渔利的心思。

只要大人登岸,在如此大好局势下诱之以利,就算仅是答应带着一百余三条海船进入濑户内海转上一圈,为那季辰虎撑腰……

如此一来,他陈家不用娶她进门,福建海商也足可以靠着这一次的出手相助代替江浙海商。陈家就能与唐坊联手,回归东海之上了。

“此一时彼一时。”

楼云自然明白他的盘算,淡淡瞥了楼大一眼,把他吓得低头。

他却向陈洪摇头道:

“如果他扶桑国内未乱,使者携来国书、盖有国主大印,我自会斟酌登岸之事。为你张目。但如今他国内自乱,胜负未分。安德国主虽然是正统之主,二十年外戚专权却有失民心。本官身为大宋天子国使,如果不知民心顺逆就此受邀登岸,岂不让天子蒙羞?”

他不待陈洪劝说,放下酒盏,森然而道,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而德也——天子丧德,我大宋之外四方蕃国,八面邻邦岂不会群起而效仿?它们国中未尝没有像扶桑这样的内乱之患。如果人人不知民心顺逆,一味只要争权夺财。如此一来上下失序,尊卑不分。因而纲常不保,百姓离散——”

陈洪虽然没兴趣听这些士大夫的教训,只觉得楼云这样难得的明白人,居然也说起这些迂腐之论。

不过是求他登岸吓一吓那女坊主,不费力气地抢到十二条河道的控制权,结果就被他扯出天子丧德这类的长篇大论,顿时被他训得抬不起头。

楼云却又突然一转,笑了起来。

这番话他也曾经对季辰虎说过,以此拒绝了他要求宋船支持他入侵扶桑的要求。所以陈洪脸上赔笑,肚子里听不入耳他早就心知肚明。

那季辰虎可还没有陈洪这份不上脸的人情世故,反倒是当场就斜眼看他。

他眼中明晃晃的“借口吧,胆小鬼~”这句话,把沉不住气的楼大气得脸红脖子粗。

连他楼云,几乎都忍不住要掀桌而起。

然而,他早已不是十多年前,刚刚从西南夷山里走出来的那个无知夷奴了。

他亲自执盏,给陈洪满了一盏桂花酒,笑道:

“万一起了战事,家里的生意还要不要做?我听说你这一趟出海前,又在蕃坊赌场里看中了两个绝色美人。打算回去后就要下礼抬回府里?你也太有兴致了些……”

陈洪一好赌,二好色。

多亏还知道做生意更重要,拿住了分寸,才能保住泉州陈氏偌大的身家。但福建海商这十年来却已被王世强压得节节败退,丢失了东海之利。

如今听楼云提起他的癖好,知道他也是表示与他交情不浅才直言相告的意思。

他向来把楼云当成了后台靠山,又私心盼着靠这位市舶司提举的一番谋划,重振陈家在东海的势头。所以,他欢喜间也借步下了台阶,笑着接盏回敬。

一口饮下后,他才愁道:

“大人如果不亲自出马,那女坊主又早有准备,小人怕那季辰虎并不是他姐姐的对手。泉州佛光寺的寺主告诉小人,那空明老和尚虽然佛理精湛,又对大宋仍是一腔忠爱。但他,却很是关爱那亲自教养长大的女坊主。对她在唐坊的行止,他并不肯泄露给外人……”

“我自有安排。”

楼云却是成竹在胸的样子,微一沉吟,看向了楼大,

“驻马寺里回信了没有?”

楼大知道不用避开陈洪,便也弯腰低声道:

“大人,刚才佛寺里一直撞着警钟。听说驻马寺里的僧兵也在争吵到底要不要支持谋反,必定也是寺中大乱。以小人看,泉州僧人就算把大人的亲笔信交给空明,询问那女坊主这十年经营居心所在。空明也是不可能马上做告诉他们的。”

楼云并不觉得空明这样硕果仅存的老宋僧,会涉入扶桑国的内乱中去。

然而驻马寺毕竟不是他泉州的佛光寺,所以他也只有耐心以待,等那空明的回音。

沉吟间,他微微抬手让楼大取纸砚。

“我再设法拖一些时辰吧。”

楼大立时送上来笔砚。陈洪知道他要写信,连忙在一边铺纸沾墨。

他偷眼见到他用的是平常写私函的安徽青纹宣纸,更让他意外的是,他写下的抬头,竟然是以大宋国使之名写给那女坊主季氏。

国使亲自出面游说,他心花怒放也不过一瞬。

只见楼云下笔如龙,居然也不长篇大论说服那女坊主和他陈家联姻联手。

信上只不过写了区区两句,八个字的内容,半点也没有说及福建海商的事情,楼云就已经收笔吹墨。

“我记得你那派去求亲的老管事,也是个能干人,就送到他手上,让他转呈季氏吧。”

他把短信递给楼大,让他跟着陈洪去准备,用他们陈家的鹁鸽传出去,

“她既然备礼赔罪,礼数周全,本官也不能过于失礼。”

说罢,海风吹得他背心微凉。

绢衣似雪,他并不愿意多想刚才那支陨曲让他心神不宁,居然莫名走到陈文昌房门前的原因 。

他只是为国事烦忧罢了。

他思索着,还特意叮嘱了陈洪一句,道:

“还请劝说文昌公子,他与季氏的婚事本官会一力安排。他不需多虑,安心在船上等待就好。”

“大人……”

陈洪不知道他到底如何安排这亲事,满心疑惑,赖着不肯马上离开。

连桉大的脸色也都有些怪异不解。

楼云失笑间,对陈洪道:

“还有一事要告诉陈纲首,本官虽然不会登岸,但也已经安排了府中二十名擅长潜踪隐迹的家将下船。他们搭在那扶桑使者去太宰府接女乐的船上。想必——他们在国宴前就已经绕过唐坊在扶桑登岸了。”

而受他所命,早已潜入唐坊的小宋商,此时应该已经挂起了一盏烟雨画灯。

灯光会为他们指引那季氏的居处……

而后,一举成擒。

只要那季氏按这三年来一直不变的习惯,入夜后必定回季家小院。

在他计划之中,想必她更会念及姐弟之情,召唤季辰虎回家。(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枪神纪之末世审判沙僧志太古神王万古剑尊妙手天医锦罗春锦谋洪荒大天尊无上神王问鼎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