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重生之超级商业帝国 >重生之超级商业帝国

第三百六十二章 基金

第三百六十二章 基金

有句老话“30年河东,30年河西。吞噬小说 www.tsxsw.com”这句话说的是运势流转。放到国内基金行业,运势流转的周期可没这么久。从几年以前华安、博时的鼎盛,到广发、上投的异军突起,再到规模之王华夏的满盘锐气,银行系交银施罗德的霸气,基金公司上位或淘汰的戏码不断上演。与之同时,也有不少基金公司不太顺气,运势总流转不到它头上,上位没有什么指望,被淘汰的危机如影随形,海泰基金就是如此。为了尽快突出重围,走出一条新路,公司的总经理刘忆如想到了何涣。

敲响刘忆如办公室的门,进去后何涣看到她正忙着接电话,看见何涣进来,轻轻打了一个手势,让他坐下。

室内装潢古朴雅致,虽然陈设简单,但是错落有致。何涣特别留意办公桌背后的黄花犁多宝格,上面突出位置摆放一个高仿的青花狮子滚绣球八棱玉壶春瓶,此宝胎质细腻,器型端庄,文饰精美。

何涣对古玩珍品的兴趣颇高,平时很有研究,这个玉壶春瓶刚进刘忆如的办公室时,他一眼就认出来了,还能叫出全名。当时刘忆如很惊讶,只知道他是个理财高手,没想到他还有这等意趣。自那以后,刘忆如和何涣找到新的共同语言,有时候她甚至认为,两人根本就是志趣相投。刘忆如不怀疑自己很喜欢他,因为何涣有财力有品位,整个公司只有他一个男人跟自己属于同一社会。

接完电话,刘忆如把桌上的那本《道德经》收好,起身亲自给何涣倒了杯绿茶。

“阿涣,最近还顺心吗?”

“还好。”

“都说你的操作不落俗套,一些颇为冷门的股票为基金净值提升做出不小贡献。”

“您过奖了。就在最近,我对大盘和个股背离的现实重视不够,误入中河煤业,被折腾得焦头烂额。”

“人非圣贤,谁都会有失误。别太往心里去!”稍加思忖,刘忆如开始谈正事:“海泰基金成立不到六年,刚起步就遇上五年熊市,几个产品净值跟随大盘震荡走低,直到最近两年,才见起色。即便如此,海泰不论规模,还是绩效,都不突出。海泰到底输在哪里?阿涣,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时,何涣愣了一下。何涣很了解刘忆如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刘忆如对职员的要求很不同寻常:要用自己的屁股指挥自己的脑袋,而不要用脑袋指挥屁股。坐在哪个位置,就只能想那个位置的事,决不允许下属过问超越职权范围的业务和工作。

这个问题格局很大,明显超出何涣职责范围。不过何涣和刘忆如早有默契,因为她对他有种特殊的信任。

“基金业从来都是业绩和渠道双轮驱动。基金业绩有太多‘靠天吃饭’的成分,一旦市场状况不佳,即使基金公司既往业绩再好,也不可能不受市场环境左右。基金销售渠道很受限制,银行和券商都不可能把优质客户拱手相让……”

“你说的是行业普遍问题,我想知道,海泰的问题在哪里?”

刘忆如这么问让何涣感到很为难,确实不好回答,因为否定海泰,就等于否定刘忆如。何涣面有难色,顾左右而言他:“有些公司善于牛市操作,有些公司善于做震荡市,有些公司对熊市更长于把握,条条道路通罗马……”

刘忆如打断他的话:“阿涣,不必替我遮掩,公司经营策略出了问题,这我承认。”

“刘总!”

“这次公司准备实行‘三名’战略,希望能对公司影响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刘忆如所说的“三名”战略,是指名人、名品、名企,其实就是“造神”运动,想利用公司有限的资源培养一位明星基金经理,借此塑造公司品牌。

何涣有些诧异:“刘总,您是想为公司打造一只‘广告基金’?”

刘忆如肃然说:“阿涣,你就是公司的广告。”

“三名”战略?广告基金?或许刘忆如自己都不会否认,这个认知,这项决策,多少夹杂了些她个人的感情因素。

三十多岁的女人经历了很多生活中的平庸和无聊,如果家庭和事业同样沉闷,生活便成了无奈的重复。如今的刘忆如有家难回,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已经没有一点人情味,除了无休止的利益算计,就是无边的冷漠和哀伤。

刘忆如的老公林国庆当年是上海财大的“人气王”,此人相貌英俊,身高一米八八,是校经济研讨协会会长,而且篮球打得超好,可谓文武全才。刘忆如当时是校体操队队长,容貌身材俱佳,是男生心中的女神。两个如此出众的人物的结合,后被人羡称为“钻石情侣”,是典型的男才女貌。婚后,林国庆在市财政局一呆就是10年。由于他和领导关系特铁,尤其他是公关高手,很受领导器重,所以官运亨通,到现在已升任财政局副局长。

进入官场,林国庆经常陪领导出去大吃大喝,篮球早不打了,油水只进不出,不光经济**,连体型也彻底**,通身上下只剩一堆肥膘。他官越当越大,回家的次数亦越发少了,夫妻生活更不如意,至今没有儿女。林国庆把这事通通怪到刘忆如的头上,两人后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男方生殖功能障碍。那事过后夫妻关系降至冰点,刘忆如如同被打入冷宫,经常几个月见不到老公一面。

后来刘忆如得知林国庆养了小蜜,为此和他大吵几架,可为了男人的仕途,在他认错之后,她也忍了。但她发现老公一直和那女人藕断丝连,起初她不怀疑他的品位,主观认定那女人一定是才貌双全,柔情似水。经过暗中察访,结果简直令她崩溃:原来老公的小蜜不仅相貌远不如自己,而且只有初中文化,是个开洗头城的老板娘。女人的逻辑是:老公若被一个才貌超过自己的女人勾走了,至少还可理解。可一个相貌和文化水平远不如自己的女人勾走了她老公,这面子往哪搁?她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从此心思更与老公渐行渐远,恰似一江春水,永不回头。

毕竟是个女人,孤枕实在难眠,刘忆如隐隐感觉到无聊比无常对生命的扼杀更残忍,所以她骨子里一直渴望打破眼前这种无聊。但她没有找到机会,直到何涣出现。幸福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是你的胸口慢慢堆积的一种情绪,还是在你不经意间一个意外惊喜?在刘忆如看来,也许何涣就是她的幸福,因为和他相处,有一种无法言喻的舒心快意。她感觉她很容易被何涣打动,话语的快感中,她的心湿润了。

爱弥漫了内心就是幸福,不幸则是对爱的匮乏感,与人比较往往会加大这种匮乏感,因为人更容易看到匮乏,忽视富足。这个世界拥挤不堪,人们行色匆匆,来来往往,只有在深夜时才能窝在心中那个狭小的角落里守望自己,默默期待着别人炮制的幸福。刘忆如惴惴不安地渴望那种场景,会在自己身边出现,最好何涣能够尽快加入进来。这很不切实际,但她还要尽最大可能让他和自己一起不切实际。

所谓“三名”战略,其实就是一个噱头。要真这么管用,海泰基金早发达了,哪里还用等到现在。刘忆如想尽快将他捧红,她很想看到他无限荣光时的样子,当他成为镁光灯下的明星基金经理时,她会让自己也融入进去,她甚至想让天下人知道,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就是她自己。不过,刘忆如很清楚:培养一个基金经理很难,培养一个明星基金经理难上加难,因为这要求何涣不仅要长于理财,还要长于公关,长于酬庸。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一段故事很有趣:雍正当了皇帝,一天晚上他的弟弟找他,侍卫马上进去传报,军师吴先生说:“去告诉他,如果朝中大事就请教张中堂,如果军机大事就请教十三爷,如果私事,就告诉他天子没有私事。”

刚接手海泰基金总经理的职务时,刘忆如引用这一段情节训诫下属,下属们都不笨,很快领会了领导的用心。此后但凡在公司里,职员们平时相互见面、办事都特别客气,没有废话,没有玩笑,没有闲聊。任何人都不能随便接听外来手机,不能对外进行与交易相关的通话,所有人处于被严密监控当中,交易时段连上厕所都要严格限制次数。人人都像被设置好了程序的机器,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没有别的,连上下班都没有成群结队的现象,仿佛一出公司,大家就成了陌生人。

形成这种模式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除了公司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体制,肯定还有别的什么因素。后来何涣和刘忆如成了朋友,品茶交心之际,他曾向她探讨过这方面话题。刘忆如很坦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整个公司是一台完整的机器,公司中的每个职员只是一个部件。我只要求每个部件在相应位置上发挥正常功能。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这台机器高效运转。”

刘忆如认为中国人由于特殊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加上千百年来日积月累,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致使很多中国人难以具备把自己与团体良好整合在一起的胸襟和能力。个个自负智慧过人,个个觉得怀才不遇,十个人能长出十二个心眼来,就是不能和领导一条心。

当时何涣向她建言,不应因噎废食。这样管理公司,固然可以提高运转效率,但是缺失亦很明显。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公司不同部门缺乏默契,要是公司几个基金经理单独作战,或许问题不大,一旦协同作战,就很难协调了。这次“三名”战略已提上了日程,当初那种担心,现在成了很现实的问题。

刘忆如已和何涣沟通好,可是公司不止一个基金经理,你何涣要成了明星,光环都罩到你头上,人家还怎么混,甘心做你的陪衬吗?

海泰基金公司还有两个纯股票型基金产品:海泰行业先锋基金由留美博士李鸿源掌管,此人较为钟爱一些“独门行业”,不惜重仓杀入,而且持续持有,即便行情萎靡不振,也会持续加仓;海泰主题先锋基金由牛津博士悠地站起来:“加息究竟利好还是利空股市,这类问题纯粹属于战术层次,格局就这么大一点。”

刘忆如瞪了他一眼:“那依你的格局,该怎么看?”

领导似乎不太高兴,在场的人暗自偷笑,林建荣的骄狂又惹事了。

林建荣的年纪比何涣小两岁,曾在滨州证券研发部门任职,做过五年的研究员。五年中林建荣始终没有进步,一直都是最底层的职员。这都源于他太执著,总爱较真,导致在公司里人和欠缺。有时光为研究报告这等小事,林建荣也能和同事抬半天杠,常会闹个不欢而散。

券商研究报告普遍采用“八股文”的形式,甚至很多研究员都是先得到一个结论再去编些理由,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实在荒唐。不过一篇研究报告好几千字,而且隔三差五要写,保证绝对原创确实有些困难。有几个研究员能有那么大体力的创作激情?其实,研究员写东西是很有技巧的。这个圈子本就不大,混的时间长了,圈里的人差不多都熟悉。大家关注的公司无非就那么几家,经常打个电话互相交换一下报告,大家你抄我、我抄你,基本都能应付过去。再说,观点雷同又有什么不好?要出了错,那也是集体性误判,法不责众。

可林建荣偏偏就是普遍性中的特殊性。此人平时喜欢琢磨,写出来的东西个性十足。不光如此,林建荣经常当同事的面痛斥抄袭之风,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他从不和别人交换研究报告。此人一贯孤傲,骄狂,心态上就十分脱离群众,有意无意总容易得罪人,因此很不受人欢迎。

研究总监对林建荣的印象也不好,林建荣脑子很灵活,而且冲劲十足,但在领导看来未免过于浮躁,特别那股狂劲,让人很不舒服。

2005年底,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出现一轮疯狂飙升,不少金融机构因投资金属类股而获利颇丰。加上美国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鼓吹商品期货的十年牛市,很多机构加大对有色金属行业的投入力度。林建荣对此很不以为然,不仅不随大流唱多,还公开写文章看法金属类股。当时恰有媒体询问他的看法,林建荣趁机极刻薄地讽刺罗杰斯:“窃钩者盗,窃国者侯。一般人诈骗钱财是要坐牢的,罗杰斯诈骗全世界投资者的钱财却被捧为投资大师。”

果然到了2006年的八月,当时铜、铝、锌都维持高位震荡局面,铝的调整幅度更大一些。机构陆续出现分歧,部分机构获利丰厚,选择落袋为安。巨大的抛压使很多有色金属股票已经先行调整,股价的跌幅远远超过商品价格的回落幅度。研究总监并没因此对林建荣提拔重用,反而更加不满他的狂妄,借故降低他的待遇,逼他辞职。

后来林建荣进入海泰基金做了一名交易员,每天机械地执行基金经理发出的交易指令。

基金经理的交易指令会传达给多个交易员,每个交易员并不清楚上面的整体布局。但林建荣经过仔细揣摩,还是发现了何涣的一些操作思路。何涣总体采取“价值投机”策略,长短结合,操作对象主要集中在上证50的样本股票中。此类股票估值相对较低,而且流动性好,很适合大资金操作。部分概念较丰富的股票,比如中国联通,何涣交易相当频繁,总是大进大出,快速锁定利润。不过有一些受益通货膨胀的消费类股,比如贵州茅台,何涣基本捂住不动,毕竟市场仍在单边上行,买入持有是一个不错的策略。谁要是说基金经理只做长线投资、价值投资,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根本不懂。基金都是有业绩压力的,不赚钱那就是等死,甚至跑不赢大盘都会被客户骂死。所以炒短线、赚快钱是不可避免的。这本就是个躁动的市场,谁又能做到真正的淡定呢?

到了海泰基金,林建荣还是不讨人喜欢,没几个能说上话的朋友,唯独何涣对他另眼相看。

依何涣的逻辑,有能力的人一定很执著,很执著的人因过于较真而大多难相处,林建荣的情况大概就是如此。何涣很能倾听林建荣的见解,并不在意他的脾气,所以两人一直相处融洽。不过,再宽大的基金经理也不能容忍手下的交易员不执行交易指令,半月前的一次事故在两个人的心里划下一条很深的痕迹。

那天下午两点四十五分,林建荣接到何涣的交易指令:“建荣,卖出0088,8000手,价格区间,收盘以前必须完成任务。”

“0088?何总,这可是一只强势股啊,估值明显偏低。卖掉?没道理啊!”

“叫你卖就卖吧!有话回头再说。”何涣很快挂掉电话。

何涣现在没工夫告诉他理由,再说上司做决定有必要向下属报告吗?眼见还有十五分钟就要收盘,机会稍纵即逝。怎么可以耽误?可是这次,何涣明显低估了这位下属的执著。

放下电话,林建荣点了支雪茄,悠闲地瞅了瞅0088,目前微涨了八分钱。

近期0088股价突然扬升,价升量增,事先没有任何征兆。

说明该股基本面可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主力快速拉高建仓。最近虽有回档,但是幅度没有超过二分之一,应该不是前期被套主力自救行为。

而且近几天成交量大幅萎缩,说明跟风盘、解套盘的压力已基本释放,筹码的锁定性良好。种种迹象表明:洗盘过程接近尾声,股价将会重拾升势!

相关推荐:异界骷髅兵帝国的黎明五色力士在异世逆天亡灵法师魔徒古人医大娱乐家美女赢家绝世狂宅逆天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