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太平天梦 >太平天梦

第二百三十五章 唇亡齿寒

得到张乐行牺牲的消息我几乎一晚上合不拢眼,第二天一早我即下令全军班师回武汉。顶点 23S.更新最快 ( )尽管消息尚未公开,但将士们之间已充斥着窃窃私语,大家都觉察到了形势的紧迫。

我和我的队伍以最快的速度离开长沙返回大本营武汉,由于离开得太匆忙我甚至没来得及与花燕芳道别,只命人写了一封短信留给她,而湖南我只得暂且交给黄文金全权打理了。

武昌城里依旧繁华,但我的心里却怦怦直跳。径直回到了武昌城王府,椅子还没坐热,越来越多的情报就连绵不绝地被送了进来,捻军主力在山东全部兵败的消息得到了证实。

捻军覆没,沃王张乐行身死,城王府的议事厅也就此炸开了锅,文武士官们都和我一样不敢相信这则消息。在大家的长久印象里,沃王张乐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地方实力派,他拥有不下十万的大军,长年转战于豫、皖一带,声势响亮,是太平军在北方最重要的盟友,张乐行倒下就意味着安徽以北从此再无可对清廷造成威胁的势力了。

我挥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让刘继盛汇总一下捻军溃败的情报。刘继盛一手拿着情报书,一手指着地图道:“沃王大军先前已占据了河南彰德,打算以安阳为中心开拓地盘,但后来北方山东的白莲教义军被妖军包围,沃王遂率部北上救援,结果在山东临清中妖军埋伏,全军覆没。而清妖津门新军的李妖帅则派妖将富明阿迂回南下,乘虚攻下了安阳。”

周竹歧连连摇头,一边摆弄八字胡须,一边开口说道:“捻军虽然听封不听调,但好歹与咱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现在他们玩完了,北方的妖军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南下进攻咱们了。”

刘继盛也点头赞同,跟着道:“周宰辅此言在理,据下面的情报显示,目前清妖在中原地区集结了三股力量,其一是僧格林沁的铁骑、其二是李鸿章的西式新军、其三是荣禄重编的武卫军。殿下,此三股妖军各有所长,全都不是轻易对付得了的。”

此话一出,满堂愕然,而我也顿时有些意想不到,本以为打垮了历史上太平军最大的对手湘军日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横扫天下了,现在却在北方冒出了新的势力。而捻军,他们在太平天国失败后还坚持了许多年,现在居然被清军轻松拿下,我脑海中原有的历史似乎被彻底颠覆。

就在这时,城王府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喧哗,只见看门的侍卫跑进来报告:“殿下,有个人从城外的渡口飞奔而来,说一定要面见殿下。”

“哦?竟有此事?”我十分不解,立即示意手下放人进来。

很快,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大步走了进来,众人举目侧望不禁震惊失色,只见此人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犹如经历灾荒的逃难之人。离近一看他虽满面土灰,却也不过二十几岁的样子,我甚至能清晰地瞧见他的额头上还残存着丝丝血迹。

这人来到我的正座前,刷地一下忽然跪倒,满眼泪花地哭道:“卑职黄旗副旗主张宗禹,叩见城王千岁殿下。殿下,您可要为我死去的叔父做主啊!”

刘继盛低声提醒我道:“殿下,张宗禹是沃王的侄子。”

对于张宗禹,我还真就知道他的名号,他是捻军中的重要将领,在历史上曾是后期西捻军的领袖,因而可以想见他应是刚从临清一战中只身逃奔而来的。

“张兄弟快快请起。”我立即扶他起来,吩咐手下给他安排座椅,而张宗禹此时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不断抽噎着道:“城王殿下,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我叔父惨死在僧妖头手里,此仇不能不报!”

看他哭得这么难受,应该不能有假。此时站在大堂另一侧人群中的任化邦也跑上来了,他认识张宗禹,立即跑上前握住他的手,问道:“兄弟,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宗禹哽咽着道:“叔父率部北上救援被围的山东义军宋景诗部,结果在临清中了清军埋伏,被三路敌军夹击,他们的火炮、骑兵都比我们强太多,好几万弟兄就这么没了,叔父只得向北突围,结果在西台一带被僧妖头的铁骑兵追上,叔父和两个儿子,十几个兄弟都被僧妖头擒住,僧妖头当晚就把他们全杀了……”

“怎么可能?”任化邦满身颤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张宗禹继续道:“在这之后卑职领剩下的二十来个弟兄只得向南走,我们得村里百姓帮助剃发乔装成难民,不料在河南汝宁被清军识破,一阵打杀弟兄们都死了,只有卑职趁乱骑马一路逃脱,出了河南再没有被识破,便直奔武昌而来。”

一天半的功夫跑了好几个省,这张宗禹还真是不简单。我立即命人给他安排住处,让他先去修养,没想到张宗禹居然倔强地对我摆摆手。

他直勾勾地盯着我,道:“殿下,卑职此来并非是贪生怕死求个活路,而是恳请殿下挥师北上,为我捻军弟兄报仇雪恨,铲除中原地区的满清妖孽!”

我犹豫了,张宗禹为人爽直想啥说啥,可我却不能感情用事,于是我继续好言劝慰,作坚定状道:“张兄弟你放心,沃王的事就是本王的事,沃王的仇本王一定给你们报,你先下去休整几日,本王要认真安排此事。”

见到我这番慷慨表态张宗禹才心满意足,跟着仆人拜退而去。

张走后,一旁的王闿运低声冷笑道:“草莽匹夫,终究成不了大事。殿下,您不会真的发兵北伐吧?”

“你们说本王该怎么办?”我转头问道。其实我此时心里已经有了决断,那就是坚决不去趟中原地区的浑水,但毕竟刚刚深切表态,所以还得装装样子征询一下大家的意见。

周竹歧道:“捻军此败,黄河以北几无可与清妖抗衡之师,因而妖军后方可谓稳固,且得此大胜士气正旺。而我军新下两湖之地,立足未稳,因而以属下之见大军不宜轻易开离。”

我点点头,北上给捻军报仇只是一句承诺,眼下可定不能贸然实施。

王闿运道:“以城王殿下的军力,向北诚然无所利,而制南则有余力,故属下认为殿下应当对北线采取守势,对南线发动攻势。”

王闿运这家伙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此策一出很快又引得满堂争议。我赶紧拍拍桌子,小心翼翼地问他道:“王壬秋先生,你说的制南究竟为何意?”

王闿运指着地图说道:“发兵南下进入粤黔,消灭那里的清军和陈开的势力,一举吞并两广。”

这回连一直不语的赵烈文也笑了起来,他摇摇折扇,道:“陈开和他的大成早就向殿下称臣了,与我们至少是名义上的盟友,如今师出无名去讨他,教天下人怎么瞧我们。而且贸然出兵南下,树敌太多,惠甫认为难以成功。”大家听了纷纷点头。

王闿运却有些不服,他盯着赵烈文道:“赵惠甫先生,你可知明太祖扫平蒙元之前正是先定的南方,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盟友之后才能安心北上,最终一举恢复中原。试问先生,如今我们留着陈开在身后不除将来何以北伐清妖?”

赵烈文连连摇头并不赞同王,王闿运见状则继续追问道:“赵惠甫先生,既然如此,不知您又有何高见?”

赵烈文瞧了我一眼,再看看王闿运,忽然微笑着扇起扇子似乎不欲与其纠缠。我知道赵烈文属于我的私人幕僚,有些话不便在这种场合讲。于是我立即开口说道:“诸位,此事事关重大,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下一步具体如何用兵本王还要认真考虑。”

散会之后,众人散去,我留下赵烈文并让他进入我的书房,我要和他单独商议后续。

这时候赵烈文才缓缓开口道:“王壬秋先生读书明理,见识非凡,但他却并不清楚城王殿下以及太平天国的实际状况,所以他的观点有道理却不可行。”

“这么说你了解我咯?”我笑道,“惠甫先生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城王殿下,”赵烈文正色地道,“晚生不敢说了解,但晚生明白一事,那就是您现在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地位并不稳固。洪秀全是您的傀儡,而天国的其他诸王则都看着您呢。您现在每走一步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轻举妄动。”

好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赵烈文继续道:“所以依晚生之见,殿下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确立地位,扫清内部的阻碍势力。”

“阻碍势力?”我问道,“洪秀全已经快不行了,再说他放权现在已是人心所向,诸王都全力支持,又怎会阻碍本王呢?”

赵烈文微微一笑,道:“殿下您真的认为是这样吗?洪秀全确实已经没这个能力了,但您西边的那位恐怕不是这么想的。”

“西边?”我一愣,大惊道,“你是说……翼王石达开?”

赵烈文点点头,道:“川蜀乃天府之国,殿下欲取天下,必得此地为根基。石达开首义六王之一,在外征战多年深得各地民心,其名望、实力都不在殿下之下。所以城王殿下,这石达开才是您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我想了想,似乎觉得有些道理,但石达开终究是我的上司,拿他开刀算不算同室操戈?况且北方的战局恶化,捻军被灭太平军唇亡齿寒,坐镇武汉的我肯定不能一点动作不作。

赵烈文一眼看出了我的顾虑,道:“城王殿下,满清虽得一大胜,但其三大主力之间未必相互协调,因而断然不可能立即南下来犯。但我们也不能不防,因此晚生的意思是殿下您可以传书把英王陈玉成调回皖北,让他挡在咱们北边做屏障,这样清军南下我们便不会首当其冲。”

我仔细一想,陈玉成的西征主力现在正在湖北郧阳一带,他手下还有六七万人马,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皖北是陈玉成的大本营,现在也确实是时候让他回来了。

相关推荐:小妖精的大尾巴崛起1894魂断太平洋太平天国的血光战神太平旖梦太平劫太平新篇太平真解环太平洋-长城守望大宋剑仙录之万山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