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大时代1900 >大时代1900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地主(中)

杨士琦的话,未尝没有试探自己的意思,听到其中隐隐的怪味之后,李大成收回了自己的银票,将银票递给了马车旁的李书文。

既然杨士琦想试探,李大成也不怕漏了什么,你杨士琦买不到,老子未必买不到,而且老子不管市价,要按自己的出价买。

"二爷,这不好吧..."

"你又不是山东的父母,好与不好,你说了不算!"

"若买不到呢?"

"老子的人带着枪怎么可能买不到?"

"二爷就不怕地方反弹?"

"反弹?老子就让他弹一下!弹完之后就挺尸!"

自受伤回京之后,李二神将的声威一直在递减,虽说老李知道一些内幕,但这些内幕,只怕老李也不会轻易透露给杨士琦等人,毕竟鼠疫的事儿涉及太深,一旦漏了,对大清的影响太大。

位子到了李鸿章这种程度,做事儿信的不是人而是结果,再心腹的人,有些秘密也是不能共享的,除了试探自己之外,杨士琦还试探过鬼头刀的人,这是想做什么?李大成也多少知道一些,无非是想试试有没有漫天要价的机会而已,这应该是老袁的主意。

李大成想事情,也跟李鸿章差不多的,结果重要,过程与手段无所谓,照着市价买粮不是不成,但现在不成!初入山东,他总要拿出一些悍气来的,无论是对杨士琦,还是对山东本地的官员,太软,容易受欺负。

"二爷,山东的难民何止十万百万,赈不起的!"

试探了一下之后,杨士琦果断停止了试探,这位李二神将可不是官场中人,谁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杨士琦反应很快,说话也很实在,赈不起,不是假话,李大成虽说有些家底,但也一样赈不起,即便钱够了,粮也不一定够的。

"这话不错!

但是,天寒地冻的总不能看着他们忍饥挨饿,遇上了二爷,就是他们的造化。

这一路走来,德州的道路也不怎么好,颠的老子有些头昏脑涨的,老子出些钱粮,修修路这事儿成吧?"

直隶一带的路况还算不错,但进了山东,路况就急转直下了,德州周边的路还不错,但出去五十里,那路就没法走了,虽说马车做了一定的改装,但颠来颠去的真是很不舒服。

以工代赈,虽说是不错的路子,但出钱粮赈灾民,也不是谁都能干的事儿,莽莽撞撞的出钱出粮,闹不好就要被扣上一顶聚众作乱的帽子,官府不点头,赈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二爷不会是想一路修到胶州府吧?"

听出了李大成的弦外之音,杨士琦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了,山东的难民何止百万之数,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就会让李二神将在山东聚集极高的民望,百姓都聚在了李二神将手下,官府的位置就尴尬了。

这事儿,杨士琦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不到一天功夫交手数次,这李二神将,实在是难缠啊!

"正有此意!

也不瞒杏城,我这身上还有津沽留下的战伤,这路如此颠簸,只怕旧伤复发啊!

人谁不怕死?我自然也是怕死的!"

出钱粮修路,也只是一时的法子而已,这几年除了运气不好,大清赶上的小气候也不好,山东地少人多,收成稍不稳定,就会出现大量的难民,想要解决这个,一是稳定的收入,第二就是稳定的粮食来源,这两件事可都不是好做的。

"二爷,此事由沿途州府代劳如何?"

由各州府修路,李大成不出钱,各州府就得出,层层摊派下去,就是劳民伤财,杨士琦的鬼主意倒是不少,一条计策连消带打,一下就能败坏了他李二神将在山东的名声。

"这不成!

各州府没钱,咱们不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了,我出钱也不是不成,只是这事儿好说不好听啊!

私人出钱,官府做事儿,朝廷怎么看?

再者,老子的银子交给各州各府,也是不放心的,老子的钱也是一分一厘抠来的,让他们上下其手,吃的脑满肠肥,想的美!

我这边要在胶州府落户,于山东而言,我也算是个地主,既然是地主就要尽到地主的本分,修桥补路家有余庆呐!"

谁也不是省油的灯,杨士琦不能与李大成翻脸,无奈,只能点头应下了此事。

"下去问问有没有德州本乡人?"

夹着银票下了马车,李大成也不急着进城,鬼头刀之中,山东人占了多数,在本乡本土赈济难民,还是当地人更有优势。

"二爷,俺叫张双喜,德州本地人。"

不大的功夫,钱老八就引来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这位的名字很讨喜,今天也算是双喜临门了吧?胶州府的事情即将办妥,又有了一个召集山东难民的捷径,勉强算是双喜临门。

"这名字不错,双喜临门,倒是好彩头,家里有兄弟姐妹吗?"

"有!"

"你大哥叫啥?不能叫张单喜吧?"

"回二爷,俺大哥叫张大喜!"

"还有个弟弟叫张三喜?"

"俺妹子叫张三喜,弟弟叫张四喜。"

"嗯!家口不小,出来时间不短了吧?也该回家去看看了,这是一百两的银票,给家里置办些东西。

这两千两银票,不是给你花的,见到路边那些人了吗?买些粮食、棉衣、棉鞋,给他们!

但咱的东西不白给,吃饱了穿暖了,让他们去修路。

下去问问还有没有德州本乡的弟兄了,若是有,都留下,茂斋,一人给一百两银子。"

恶趣味的问了几句之后,李大成给张双喜下了任务,鬼头刀的人,都是一路跟随他走过尸山血海的,对他们,李大成也不吝啬,出手就是一人一百两的安家费。

"二爷慈悲!"

"甭说这个,杏城,接下来咱们怎么走?"

"商河、高青、乐安、潍县、高密、胶州!"

听了杨士琦的路线图,李大成无奈一笑,好嘛!这条路可是有些荒凉了,进山东不过济南府,白来一趟呐!

"随你!茂斋,你安排一下,让咱们的人先走一步。"

当夜宿在了德州吃了还不算太出名的德州烧鸡、扒鸡,第二天杨士琦也不耽搁,带着李大成这一路人,就扎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所在。

两天一县,因为路线不好的缘故,近半个月的时间,一行人都在闷头赶路,到了高密的时候,李大成第一次在山东见到了洋鬼子,也见到了德国鬼子的嚣张气焰,几个护送工程师的德国军人,也敢拿枪对着两百多人的队伍。

对于他们,李大成也不愿意理会,宰了不值当的,看着又嫌恶心,让人询问了一下当地的百姓,又是一笔血债,因为修胶济铁路的缘故,高密的百姓跟德国鬼子有过冲突,结果自然是百姓吃了大亏,被全副武装的德国鬼子屠杀,这笔账可不怎么好算了。

到了高密也就到了齐世铎的防区,胶莱一线锁住了山东半岛的脖子,齐世铎的驻军,对李大成而言也是筹码,若是德国人不识相,他也不介意再让德国鬼子吃一次败仗。

见了齐世铎迎接自己的队伍,李大成多少有些惊艳,短短几个月不见,齐世铎的人马比在津沽时精锐了许多,五百人的队伍,清一色全是一米七以上的青壮年,看来驻防在胶莱一线的齐世铎,身边也有高人点拨呐!

"属下见过二爷!"

齐世铎憨直可靠,见了从马车下来的李大成就大礼参拜。

"别跟我玩这个!胶莱防务如何?"

跪礼,李大成不待见,但世道就这样,振威军上下除了李大憨那几个,谁见了他谁跪,这跪礼不仅耽误时间,而且在战场上还容易暴露身份被人狙击。

"气死人!

若不是来的时候,顾先生交代不让出兵,老子早就办了那帮德国鬼子了,在津沽的时候,这样的物件老子也没少杀!

他们在老子面前,抖不起那个威风!"

显然齐世铎在胶莱一线吃了些委屈,德国鬼子的嚣张,李大成在高密见过,听到齐世铎的诉苦,他的双眼也微微的眯了起来。

"二爷,大局为重!"

见气氛不对,杨士琦赶忙出来劝解,李二神将是什么人?在津沽血战过洋鬼子的,如今和约刚刚签署,一旦胶莱一带再与洋鬼子开战,李中堂、袁大人都要跟着受牵连的。

"哼!大局是打出来的,齐世铎,你觉得你的人马能对付得了胶澳的德国鬼子吗?"

打,李大成无所谓,但胶澳驻扎着从津沽逃回来的德国远征军,齐世铎只有五千人马,这样的数量,想要取胜,除非胶澳的德军在千人以下。

"二爷,我手下有正兵五千,民壮六千,分五营扎在胶莱一线,枪械有八千余,这两个月依着在津沽的练兵之法,一万一千人都熟识了枪械。"

一万一千人的数量,少了!若是三五万人,还值得打一仗,沉思了一下,李大成放弃了动武的想法,不能干净利落的操翻德国鬼子,不如不打,一旦调动了京师的振威军,局面对他而言太不利。

"嗯!做的不错,先去胶州,再说其他!"

按下了心中的血气,李大成有些闷闷不乐的吩咐道,杀洋鬼子是件很舒畅的事儿,错过了机会,他自然要懊丧的。

看到了李大成的表情后,一路到胶州府,杨士琦都很小心,刚刚这李二神将脸上的表情太过狰狞了,这个时候不能触怒他。

胶州府是山东第一大城,城池的规模至少是德州的两倍以上,远远的望着胶州城池,李大成看的却不是城池,而是城池西南的一小片山地。

"那是什么山?离着胶州府城多远?"

"二爷,那是艾山,离着府城三四十里吧..."

"嗯!那里有驻军吗?"

"没有!胶州府的驻军,扎在了大沽河东岸。"

听着齐世铎的说法,李大成的眉头紧皱,胶州府城在西,齐世铎的人马却扎在了大沽河东岸,这是要背水一战吗?

"杏城,那艾山值多少钱?"

作为落脚之地来经营,防守是关键,振威军扎在了河岸上,显然是不利于防守的,来到胶州府,李大成第一眼就看上了艾山,三四十里的距离,正好与胶州府城守望相助。

此外,艾山东南就是黄岛,那里的位置不比胶澳差多少,黄岛是李大成此行的必争之地,所以也就有了李大成张口就要买艾山的举动。

"二爷,这...这..."

张口就是一座山,杨士琦脑门见汗,这趟差事可不好做啊!(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梦比优斯奥特曼次时代下班后的异世界NPC生涯南洋霸主战南洋风雨南洋未了情我的极品美女总裁我的极品美女总裁我的极品美女上司校花的贴身狂少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