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穿越之超品公爵 >穿越之超品公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府试《下》

等到李尘第二天起来养足精神的时候天色已经放亮,于是李尘便县申请上了个茅房,解决一下私人问题,这才重新回到考棚做了简单的早饭吃了一些,等到饭饱之后又简单的活动了一下身体,这才打开放在案桌之上的卷子。

这词章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说考句式,也就是考诗词了,但是诗词的局限性有定在五书之内,所以考试起来虽不是很简单,但是却也是极难的东西,但是考词章关键在于灵感,灵感来的越早文章也就做的越快,但是自古以来在科举的考场之上,一时之间想不起什么好的诗句,胡编乱凑者有之,交空白卷者有之,写完一半便交着亦有之。

李尘缓慢的打开自己的试卷,却见上边乃是中庸上边的一小段话;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反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所谓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王肃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子亦以为然。今从之。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不睹、恐惧不闻,而无时不中。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这样的道理李尘是懂,然而要是用诗词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相对来说就要难上不少了,尽管现在李尘的闹钟对此还没有什么灵感,但是李尘也并不着急,想是这几年下来李尘事情的经历也丰富了,对于什么事情的看法反而觉得淡了,什么事情反而不那么在意了,更加的去追求一种随意的境界。

所谓相有心生,在李尘看来这万物之中都是有灵性的,而人的思想是可以影响到周围事物的,即在意心情好的时候你看时间万物都是美好的,当你心情失落的时候时间万物都随你失落,而你就是这世间万物的主题,当你极力的想要去得到一件东西的时候,周遭事物会随着你的心境,给你想要的,但是这样在事物在李尘看来确实强迫万物而来的,其本身并不具有灵性。

然而反观若是你让世间万物随着你自然的心境而得到你所要的东西,这样你得到的便是有灵性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才会让人看着心情舒畅,想通了这些,李尘干脆什么也不做,静等灵性来找自己,于是便静躺在床上,仔细的回忆着这段时间所遇到的事情,尤其是哪天晚上可冯婉莹一起度过的时光,现在想来李尘真的感觉那段时间竟是李尘穿越十年来最为美好的时光。

和冯婉莹交谈的时间,仿佛自己整个都内心都打开了,在也没有了平日的钩心斗角,自己的想法也随意的展开,自由的谈论这自己的理想,什么也不必顾忌,往日里压抑的情感也变得轻松许多。那短短一天时间便让李尘感觉自己和冯婉莹一起呆的时光竟是如此的快乐,然而良宵苦短。李尘现在在这考棚之中也只有叹息而已。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李尘的大脑处于一种相对贫乏的时期,对于中庸的理解问题,以及李尘自身的经历致使李尘现今都难以很好把握这段话的精髓,写不出好的词章也在情理之中。

眼见今日放牌的时刻就要到了,李尘心里想反正不就是一首诗吗?具体的题目道不必拘泥,反正府试但看八股文对于词章的要求便是押韵即刻,于是李尘也不在思索,顺手提起笔,便在空白的卷子之上写道;“

山翁亦好禅,借我风溪树。采药多近峰,汲泉有春渡。 幽僧时相偶,仙子或与晤。自许战胜心,弥高独游步。 如何区中事,夺我林栖趣。辞山下复上,恋石行仍顾。 宿昔情或乖,庶几迹无误。松声莫相诮,此心冥去住。”

一首小厮下来,李尘顿时感觉身体被掏空了一半,趁着还有时间一头躺在被褥之上便睡了下去。

等到李尘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放牌的时刻,于是李尘交上自己的卷子重新换了卷子之后,做了晚饭,顺便解了个手这才又呼呼到头大睡起来。

由于第三天的考试时间上要减少不少,所以李尘醒来之后也不敢怠慢,胡乱的吃了昨日的饭菜之后便仰身而起,开始准备今天的策论题目了。

李尘打开卷子之后只见试卷上边之书写了一行大大的‘论八股取士’。面对这个题目真可谓是老生长谈了,八股取士的合理与否自古以来都是学者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如今这王念孙网大人出个这样的题目,很明显的降低了这最后一场考试的难度。

李尘拿到这个题目,心里暗笑一下,于是奋笔疾书写下了洋洋大观的一片‘论八股取士’

奏为恭谢天恩,特许专摺奏事,请罢弃八股度帖楷法取士,复用策论,冀养人才,以为国用,恭摺仰祈圣鉴事。

窃臣以疏贱,荷蒙召对,询臣以中外之事,救国之谟;对逾二时,皆承嘉纳,天颜有喜;并问取所著各书,咸令写进;又令承时上陈,特放专摺奏事。殊恩异数,非臣之贱所当被蒙;粉骨碎身,非臣之愚所能上报。臣窃惟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今学校未成,科举之法,未能骤废,则莫先于废弃信股矣。夫八股之夫用,臣即业八股以窃科第者也,从其业之既久,知其害之尤深,面对未详,敢为我皇上先陈之。”

由于这场考试考的策对,于是李尘开头便以奏折的形式开口,而后自称臣,这在八股考试也算是一种特定的模式了。只见李尘有道‘夫自《春秋》讥世卿而选郊野;汉世举孝、秀而考经行;六朝至唐、宋、词章与帖括并用;元、明及国朝,经义与试帖俱行;自周与宋,曾取士于学校;经汉迄今,多试以策论。虽立法各殊科,要较之万国,比之欧土,皆用贵族,万为非才,则选秀于郊,吾为美矣,任官先试,我莫先焉!....”

接下来又是很长一段的举例...以及结合实例的举证。却见李尘写道;

“夫人士之才否,国命之所寄托也。举贡诸生,为数无几。若童生者,士之初基。吾国凡为县千五百,大县童生数千,小县亦复数百,但每县以七百计之,几近百人矣。夫各国试皆无额,惟通是求;而吾国学额寡少,率百数十额,乃录一人。故录取者百之一,而新试者不止百之一。故多有总角应试,耋耋犹未青其衿者;或十年就试,已乃易业。假三十年之通,则为三百万人矣。故有人士终身,未及作一大题,以发圣经大义者。夫以总角至壮至老,实为最有用之年华,最可用之精力,假从事科学,讲求政艺则三百万之人才,足以当荷兰、瑞典、丹麦、瑞士之民数矣。以为国用,何求不得?何欲不成?乃以三百万可用之粳稻力、人才、月日,钩心斗角,敝精费神,举而投之枯困搭截文法之中;以言圣经之大义,皆不与之以发明也;徒令其不识不知,无才无用,盲聋老死;是比白起之坑长平赵卒四十万,尚十倍之。其立法之谬异,流弊之奇骇,诚古今所未闻,而外人所万怪诧者矣。即以臣论,丱角学文,于小题拾截,万畏苦之。其文法严苛,过于钳网,触处皆犯。束书不读,稍能习熟;若复涉群书,置而不事,即复犯文法。故六应童试,见摈以此。知其于学问,最相阻相反也。”这就是在具体介绍全国科举情况了。

“且童生者,全国人之蒙师也。师之愚陋盲瞽既极,,则全国人之闭塞愚盲前因甚。是投全国人于盲瞽也,何以为国?昔在一统闭关之世,前朝以之愚民则可矣。若夫今者,万国交通,以文学政艺相竞,少不若人,败亡随之。当此绸缪未雨之时,为兴学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犹恐其不能以立国也。而儿以八股度试多士,以小题枯困截搭缚人才,投举国才智于盲瞽,惟恐其稍为有用之学,以为救时之才也,不亦反乎?”这又是一片谈科举于国于家的弊端了。

然则大清之官场凋敝,民不聊生者,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故臣生平论政,尤痛恨之。即日面奏,荷蒙圣训,以八股为学非所用。仰见圣明,洞见积弊。夫皇上既深知其无用矣,何不立行废弃之乎?此在明诏一转移间耳,而举国数百万人士,立可扫云雾而见青天矣。从此内讲中国文学,以研经义、国闻、掌故、名物,则为有用之才;以朝廷之大,求人才之多,在反掌间耳。尚虑群臣守旧,或有阻挠。皇上睿虑,内断于心,请勿下召议,特发明诏,立废八股。其今乡会童试,请改试策论;以其体裁,能通古证今,会文切理,本经原史,明中通外,犹可救空疏之宿弊,专有用之问学。然后宏开校舍,教以科学,俟学校尽开,徐废科举。其试帖风云月露之词,亦皆无用;其楷法方光乌之尚,尤为费时。应请定例,并罢试帖,严戒考官,勿尚楷法。庶几人士专研有用之学,其于立国育才,所关至大。”一篇文章下俩,李尘道尽了自己内心关于大清国未来教育的设想,这么一写李尘的心中似乎舒畅了不少。

“臣愚颛颛,首以是请。恭摺叩谢天恩,伏维皇上圣鉴,谨奏。”结尾一过,李尘再工工整整的用馆阁体书写道卷子之上,这次府试对李尘来说便算是结束了,由于府试的最后一场对交卷时间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于是李尘整理东西,交了卷子自是不提走出考棚自是不提。

17k是个不错的平台 我相信17k在将来肯定会有不错的发展 所以花费您的几分钟时间注册个17k账号 收藏一下本书一定是你今天做过的最好选择,这周爆发...每天稳定6000字 求收藏(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凤鸣天下:狂妃惹不起盛唐女帝黑夜掘金师征战万界之星际魔兽系统死神秀场我摊牌了,我比以前更妖孽摊牌了我是游戏高手摊牌了,开局从守望大乔开始摊牌了我就是隐形富豪丧尸爆发之全家求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