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一抹沧桑 >一抹沧桑

老五感到肚子咕咕叫,肚皮塌陷下去,好像贴上了后背,他用手揉搓了几下,感到软软的。来到街上,他走进一家小饭馆,看见油锅里正在炸麻花,他想起老田温暖的屋子和自己出门老田的神情,他买了几个麻花,用麻纸包起来,揣在怀里,向废品站走去。老田看见老五拿着麻花回来,赶紧把他让进屋子。小桌上摆着棋盘,上面放着棋子,边上有一本破旧的角角卷起来的象棋书。老田收着棋盘,笑着说:“我在这里没有啥事,无聊时就琢磨象棋,时间就过得快一些。咱没有啥能耐,在西安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提到下棋的老田,没有人不晓得。”

老五帮着将棋子装进盒子里。老田感怀地说:“原来的公司领导喜欢下棋,有空就带着人过来坐坐,和咱搏杀几盘,边上的人又是沏茶,又是切西瓜,好像咱也是领导。”

老田在炉子上熬了一小锅稀粥,将麻花掰碎放进碗里,从罐子里拨出一碟腌萝卜,两个人坐在小桌对面,端着碗吃着聊着。老五问这段时间有没有见到小田。老田说他今年夏天提拔了,带着一伙人在外地安装水泥管子。说他们厂子现在也是自由组合,按照工作进度发工资,小田好像精神了好多。老田捣弄着桌子上破旧的收音机,听完新闻联播,嚷嚷着还要让老五给他讲麻娃的故事。

秀英骨子里有一股犟劲,在老妈子的开导下,她强忍着遵循着大家族的规矩。麻娃走了,大老婆将管家和老妈子臭骂了一通。她回到屋子,坐在炕边上,感到女人结婚以后的地位要么是生下一个争气的儿子,要么就是娘家有底气,夫家顾忌到娘家的感受,不敢贸然欺负。想到自己为小,老爷也一把年纪了,前面两个老婆,生了一溜儿女;父母去世,自己和弟弟相依为命,她不禁潸然泪下,愣愣地看着窗外昏暗的天。

麻娃没有想到去了一趟姐姐家,给她惹了一拉拉事。他担心姐姐吃苦受气,自己却无能为力。他带着灰狗,在村子附近转悠了好长时间,垂头丧气地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麻娃割了一担笼草,天快黑的时候,回到了叔父家。叔父问他昨天晚上干啥去了,他们寻了麻娃好长时间。麻娃挠着头说想姐姐了,去看了姐姐一趟。叔父蹲在屋檐下,问秀英咋样?麻娃将自己看到的情况说了一遍。叔父长长叹着气,怅望着天说:“人家是大财东家,讲究多。秀英从小在咱这穷苦人家长大,不懂得大家族的规矩。”

叔父转过头看着麻娃,叮嘱道:“没事不要到你姐姐家去,人家看不起咱们,咱就别在人家眼前晃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你就跟着爸好好种地,到时娶了媳妇,就安稳下来了。”

秀英和大老婆心里结下了梁子。她在老妈子的劝说下,表面上应付着。腊八节后第三天的晚上,老爷坐着硬轱辘车子回来了,他在院子走动了一下,就回到了秀英的屋子。秀英看到了老爷,就像看到了救星。老爷解开包袱,将买给秀英的东西摆在炕上,问她自己走后有没有回过娘家。她想起弟弟看她那件事,勉强地笑着摇摇头。老爷知道她想娘家了,安慰道:“这是红糖和枸杞,过年时我让人赶上车,送你回家看看。”

秀英下了炕,揭开炕门,用灰拨来回通了几下,盖上炕门。她帮老爷脱衣服,将他服侍到热炕上。老爷虽说年近六十,却异常伟岸。自己是做药材生意的,懂得调理,平时也是名贵的药草滋养着。一夜闹腾,太阳上了墙头了,他依旧呼呼大睡。老妈子端来盘子,上面是丰盛的早餐,秀英走在炕边上,等着老爷醒来。

老爷昨天晚上回来,走进大老婆屋子,她正在下人的伺候下,在铜盆里洗脸。看到老爷进来,她接过下人手里的毛巾,自己擦着脸,本希望老爷坐下来,听她絮叨一会儿。等她抬起头的时候,老爷攥着银质的水烟壶,已经走出了屋子,回过身说了声就走了。大老婆手里攥着毛巾,滴着水愣愣地站在脸盆前,她心里来气了。

老妈子提着尿盆,放在炕前面的地上。大老婆看着她走出去的身影,想到平时都是秀英服侍她,老爷回来了,她似乎也神气起来了。她坐在炕上,靠在炕头的箱子上,看着窗子上的窗花,想到老爷那一身本事都是在自己的场子上练就的,此时他却揽着秀英,在炕上尽情地骚情着。大老婆叹着气,听着窗外呼呼的西北风,她耷抹着眼睛,脑子里不断闪过老爷的程序招式和节奏喜好。她闭上眼睛,面带春色,微微喘着气。大黄狗在院子奔跑着狂叫了几声,她猛然清醒,想到场面中的女人换成了秀英,她干咳了几下,向地上吐了口痰。

一夜焦虑,大老婆不时睁开眼看看窗外,她埋怨黑夜为什么这么长?鸡叫了头遍,她盼着叫第二遍,就这样一直盼到天亮。下人挥着扫把,沙沙清扫院子的时候,她从炕上坐起来,不等老妈子伺候,她早早洗漱完毕,开了屋门,盘腿坐在台阶上的蒲墩上。老妈子放下扫帚,说外面有风天冷,劝说她回屋。她抡着拐棍,噘着嘴巴就是不回去。老妈子走进屋里,从炕头的箱子上面拿来一块羊毛毯子,放在她的腿上。她感到大老婆正在火头上,快手快脚,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有什么疏漏成了她借题发挥的借口。

蒸馍出锅了,老妈子掰开热乎乎的蒸馍,夹上油泼辣子,来回挤搓均匀,放在碗里,递给大老婆,让她先垫垫。大老婆把碗放在台阶上,看着墙头,手捶打着腿。管家进来,看见大老婆这般模样,劝着说:“你看就要过年了,老爷和您就是家里的两根柱子,您要是冻病了,全家上下哪有心思过年,再说老爷怪罪下来,我们这些做事的可担待不起呀!”

大老婆用拐棍敲着地面,噘着嘴问:“老爷呢?”

管家凑上前,俯下身子,贴在她耳边应道:“还睡着哩!老爷在外劳累,回到家安心了,我们不好催他,让他好好睡吧!”

大老婆翻着眼瞪了管家一下,说:“劳累?那是他自找的,谁让他那么多地呢!”

管家愣了下说:“地都租给了佃户,不辛苦!主要是外面的生意,这两年咱们进货的那一路匪患多,不省心!”

墙头的太阳从窗户照进了炕上,老爷惬意地蹬了几下腿,举起胳膊晃动了几下,坐了起来,看着太阳,问秀英为啥不叫醒他。秀英一边让老妈子端洗脸水,将盘子的饭菜热一下,一边把老爷的羊毛窝窝抖搂干净,放在炕下面。她对老爷说:“当家的您在外面整天要操心,回到家里就随性一些,所以就没有叫醒您。”

老爷洗漱完毕,抹着胡子,坐在炕边上。老妈子揭开被子,把炕桌放上去,将盘子放在炕桌上。吃完饭,老爷花白的胡须上沾了几滴粥粒。秀英跳下炕,用毛巾蘸着水,捋着他的胡须将粥粒擦干净。

老爷下了炕,装上一锅水烟,手拿着扦子在烟锅里挑着,嘴巴抽着,里面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响声。听到门外管家的声音,他捧着烟壶走了出去,随着管家来到上房的堂屋,抽着烟问着家里最近的账目和情况。管家拿着账册简单地说了一下,走过来俯在耳边说:“老爷,大太太天不亮就起来,一直坐在屋檐下面,听不进劝说,好像有啥事哩。”

老爷吐着烟,侧过脸,看了管家一眼,嘴里噢噢了两声。

好不容易看见门框里有了老爷的身影,大老婆噘着嘴巴,扭着头看着墙头。老爷撩着长袍的羊毛前摆,走到院子,看见大老婆这般神态,停下脚步,看了她几眼,走进屋子。停了一会儿,他喀喀着说:“我去了西安广仁的学堂看了一下,他啥都好!你在家不用操心了。”

大老婆听到儿子的消息,回过头看了老爷一眼,问:“娃没有说他啥时回来?”

老爷挑着烟锅,瞥了大老婆一眼,说:“没说,估计快要放假了,过年就回来了。”

大老婆伸开盘着的小脚,将蒲墩放在门扇前,她靠着门扇坐了下去,不断地晃着头,拍着腿,将秀英前前后后的作为,绘声绘色地叙说了一遍,特别说道了被子的事,认为那是败坏门风的事。老爷抽着烟,不时看着她,半晌没有作声。看见老爷这么平静,大老婆说:“那女子倔得很,你得主持一下公道,不然你走了,谁还能管住她。”

老爷放下跷起的二郎腿,劝慰道:“你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家教好。秀英是小户人家,没有啥家教,你这做姐的管教一下她,别人没有二话。她父母走得早,她又是那个心性,得慢慢来。被子的事的确很丢人,咱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送给他娘家,解了尴尬,更显得咱仁义。”

大老婆比东家大三岁,前面生了三个女儿,后面才生了儿子广仁。广仁小时读了几年私塾,就到县城读洋学堂了,前几年又到了西安读书,现在快大学毕业了。随着儿子慢慢有了出息,大老婆的脾气越来越大,只有老爷可以说她几句。听到老爷护着秀英,她将两只小脚往上提了提,看着院外说:“话我是说到了,如果还是这个样子,她到时出了啥笑话,你可别怨我。”

老爷站起身,走到屋外,侧着头说:“好啦!一家人过日子,互相忍让点。你就别生气了,我好好说说秀英!”

过了两天,少爷广仁回来了。大老婆似乎忘记了秀英那件事,不再纠缠了,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和气了许多。按照大户人家的讲究,少爷每天早晚都要向父母问安,少爷虽然读的是洋书,却严格遵循着家规。老爷觉得自己待在秀英屋子里,少爷过去不方便,他晚上坐在大老婆的炕上,和少爷叙着家常,少爷走后,他就回到秀英屋子。每天早晨,他早早来到大老婆屋里,坐在炕上,等着少爷问安。大老婆有时会故意找话题,和少爷聊得火热,老爷打着哈欠,又不好意思离去,只好抽着水烟,太困乏时,就躺在大老婆炕上睡着了。看着老爷呼呼大睡,她又催促少爷回房休息。

大年初三,老爷让长工老二套上车,赶着骡子送秀英回娘家。临出屋门的时候,老爷说:“我这把年纪了,就不陪你去了,过几年有了孩子,你们一起回去,就不孤单了。”

秀英第一次回娘家,先一天晚上,她把要带的东西放在炕上,盘算什么东西送给谁。老二套好车,将骡子拴在树上,蹲在边上抽烟。看见秀英抱着包袱出来,他赶紧迎上去,将车子前的板凳放好。秀英踩着板凳,上了盖着席子的硬轱辘车,将被子铺在席子上,盘腿坐在上面。车出了村子,老二挥了几下鞭子,双手向后撑在车辕后面的架子上,跃上来坐在上面。硬轱辘车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颠簸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随着车子晃动的节奏,老二的屁股和腰及脖子跟着摆动着。

那个年月,塬上人走亲戚,小康人家,牵着驴,媳妇坐在上面。有力气的穷苦人家,有时用独轮车推着老婆。能坐着棚着席子的硬轱辘车回娘家,那一定是非富即贵的大户人家。秀英盘腿坐在棚子里,隔着席缝间透过的恍惚的景色,猜想着行进的位置。老爷回来了,家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好多,她的心情不错,她期望早点看到叔叔和弟弟。

车子进村的时候,老二跳下车子,手里攥着鞭子,一只手笼着骡子,走在前面。槐树寨走亲戚的人站在门前,看见一头健壮的骡子进村,好奇地看着。秀英知道到了娘家村子,她撩开前面的布帘子,探出头和大家打招呼。小朋友看到秀英,撒开腿跑到麻娃家,找到靠在村子后边麦草垛子前、摸着灰狗看着太阳的麻娃,说他姐姐回来了。麻娃好像弹簧一样,蹦了起来,向村子跑去。

车子到了麻娃家门前,老二从车子下面取出板凳,放在车子边上。秀英撩开帘子,走下硬轱辘车。麻娃看见姐姐,抹着污迹斑斑的脸,咧着嘴巴嘿嘿笑着,不时用自豪的神情看着大家。他接过姐姐手里的包袱和被子,推开了已经松垮的头门。秀英走进门,看着院子里长满荒草,一片破败的景致,她想起了父母,不禁伤心起来。她跟在麻娃后面,推开房门,门楣的尘土落了下来,炕上没有褥子,破了几个窟窿的褐黄的炕席上堆着一摊缠在一起的旧棉絮,桌子上摆着父母的遗像。她放下手里的东西,给父母上香,腾地跪在地上,头深深地埋在两腿间,抽泣着叩头。

屋外传来了叔叔的声音。秀英抹了下眼泪,破涕为笑走出来,看见叔叔举着烟锅,笑着走进来,后面还跟着婶子。她走上前去拉着叔叔的手,询问他身体状况,又拉着婶子的手,说自己正准备过去。叔叔吐着烟,嘿嘿地憨笑着。婶子上下打量着秀英,询问她的情况。定邦挠着头,秀英看见他开了花的棉衣,再看看麻娃的衣服,他知道叔婶没有把麻娃当外人。叔婶坐在屋檐下,聊了一会儿天,就叫上定邦回家了,秀英送到门口。

秀英解开包袱,拿出一身软和的棉衣,让麻娃换上。她提上礼物,走出家门,看见叔叔正在和老二聊天。看着秀英过来,他让老二拴好牲口,进屋喝水。秀英将红糖枸杞和一条猪肉及一包烟丝放在柜子上,说了一番感谢的话。叔叔走过去,揭开烟丝包,捻了一撮放进烟锅,深深地抽了几口,说:“太绵了,没有劲!”

定邦跑过去,伸出布满道道污迹的手,搓了一撮红糖,放在手掌里。婶子拿起炕上的笤帚,追着在他的后背上打了几下。他嬉笑着跑了出去。

村子里和秀英一起长大的女子,听说她回娘家了,抱着孩子过来看望她。她们围在婶子周围,聚在院子的太阳下面,提起自家的婆婆,都有说不完的辛酸。秀英听着别人的故事,想着老妈子的劝解,感到天底下的婆婆都在*着自家的媳妇。

吃过午饭,秀英回到自己家里。她系上围裙,拎起扫把,揭掉炕上的席子,收拾着屋子。老二愣头愣脑地走进来,站在秀英后面,沉默了半晌说:“要不要搅水?”

秀英抹着额头的汗,笑着说:“我叔家有井,你搅上一担水,我洗漱一下。”

太阳还有一竹竿高的时候,老二走进来说:“少奶奶,咱得回去了。不然天黑前赶不到家,大太太又要骂人了!”

秀英用冻得赤红的手,抖动着盆子的衣服,将衣服搭在绳子上,她在围裙上抹着手上的水珠,说这就好了。叔叔婶婶看着秀英上了车,他们知道她从小有个性,一直担心她在婆家受气,看到东家派人赶着车送她回娘家,他们心里舒坦了一些。麻娃看到姐姐要走了,欢快的心情凉了下来,他带着灰狗,走在车子边上,隔着席子和姐姐说话。出了村子,走了好长一段路,秀英撩开帘子,让麻娃回去,麻娃推托了好几次,硬是跟着车子。老二将鞭子插在车辕上,说:“回去吧!天暗了下来,再晚了,你姐姐不放心你!”

麻娃揭开帘子,看了姐姐一眼,他蹲在路边,揽着灰狗,看着硬轱辘车子颠簸着消失在视线里。

秀英在娘家忙着给麻娃收拾东西,老二催促走得急,坐上车出了村子,她就想方便。她觉得老二赶车,不好意思张口。她想忍着回家,不停地调整坐姿,大腿和小腹一收一缩。乡间的田径,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融雪后泥泞的路面冻在了一起,硬轮子碰在褐色的路面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颠簸摇摆中,她的腹部就像夹了一个快要装满水的瓶子,瓶盖在水流的撞击下,盖子随时都会脱落。硬车轮从塄坎上滑落到车辙里,车子左右晃动着,她撩开席棚前的帘子,对着老二的背说:“找个地方方便一下,我忍不住了。”

老二跳下车子张望着,前后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地,路边上有一道笔直的沟,两边没有麦草垛子,好多人走在沟坎,沟里蹲着人岸上的人就会一览无余。他隔着席子说:“这里没有啥遮挡,不行你就揭开底下的席子,在车上方便。”

秀英想了下,觉得没有办法,她对老二说:“找个地方停一下,你得走开!”

老二噢了声,将硬轱辘车赶到沟边,把骡子拴在一棵椿树上。他回过头说:“附近没有人,我走了!”

老二走了几步,感到没有合适的位置,他索性跳下沟,蹲在沟里抽着旱烟。骡子原地晃动着屁股,席棚里传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老二抬起头,车厢的底刚好悬在他的头上面。他屏住呼吸,注视着车底,隔着木板之间几道缝隙,看见秀英脱下裤子,白花花地晃动了几下,就听见吱吱一声,一股冒着热气的尿流从木板缝落了下来。

骡子的铃铛响着,蹄子嗒嗒了两下,身下没有用的东西抖动着,上面的皮哗地跑了上去,随即也是一股亮黄色的尿流,尿流在冻住的地面上雕了旋涡,顺着地势流到沟里。老二觉得额头上飘来了温热的雨雾,夹裹着腥臊的味道,尿液从岸上滚落下来,就要到了他棉衣的后背,他赶紧站起来,跑了几步上来了。他看着地上一大一小两个窝窝,泛着热气,盛着黄亮的液体,边上是一堆沫沫。他解开骡子,上路了。

老爷给广仁张罗了一门亲事,女方是县城东街知名的大户,女子也在省城读书。正月初八,老爷套上几辆马车,带上彩礼,一路显摆着赶往县城提亲。接下来几天,全家上下沉浸在喜庆之中,大老婆更是春风满面,即使看到家里的下人,也不断挥着手,和善地说着儿子的亲事。过了正月十五,广仁回西安了,大老婆还沉浸着儿子的喜事中,不断嚷嚷着要提前准备结婚的事宜。

老爷辛勤的耕耘终于有了收获,秀英有了反应。老爷请来郎中,给秀英诊脉。郎中笑着对老爷说:“东家这般年纪,尚有如此功力,实属难得。少夫人面色红润,气脉磅礴,腹中定是贵人。”

接着,郎中又列举了一串老来得子,终成大器的例子,弄得老爷喜不胜收。到了阳春三月,老爷要出门打理生意,他将管家和老妈子叫到屋里,周详地交代了如何伺候秀英。按照家里的规矩,夫人一旦有喜,她就进入了另一个饮食起居的程序,就好像母牛怀孕了,农民为了生出健硕的牛犊,母牛的草料要和别的牲口分开一样。

儿子和老爷出门了,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的轨迹。大老婆慢慢从儿子的喜事中淡出,脸上的笑容没了,又开始拄着拐棍,看见不顺眼的事情,就擂着拐棍,训斥一番。二老婆给老爷生了两个千金,她知道秀英怀孕了,探听到老爷临出门时对管家的叮嘱,她感到自己怀孕时,老爷从来没有这么上心过。大老婆知道秀英怀孕,她明白老爷的心思,对老爷的交代也没有多想,感到秀英生了孩子,那就是家里的人了,内心提醒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她了。

天下雨了,二老婆攥着鞋底,晃到大老婆的屋子,坐在炕边上,一边纳鞋底,一边叙着家常话。二老婆感到气氛融洽,她用针在头发根部捋了几下,扎进鞋底,用手指上的顶真推着针屁股,看着针冒出一截,弯下头,咬着针拔了出来,笑着说:“大姐,前一阵子,村子的人都在背后议论,说没有见过小妾回娘家坐硬轱辘车的,那是大姐您的待遇。老爷让老二赶着骡子,去了整整一天,村里人都说老爷的心都在小的身上。”

大老婆愣了一下,她知道对待下人是一回事,对待姊妹之间的关系,又是另一回事。看见大老婆没有接自己的话,表情淡淡的,二老婆赶紧说:“都是闲话,听了就听了,我从来不把这些闲言碎语当一回事。”

麦子黄了的时候,老爷回来了。他请来郎中,给秀英诊看了一番,听到郎中一番恭维,他心里暖烘烘的。他料理完家事,就待在秀英的院子里,前门不出,二门不进。大老婆盘算着儿子的婚事,想和老爷坐下来合计一下原来定下来春节儿子的婚事,却很难看到老爷的人,她慢慢感到老爷心里,儿子的婚事没有秀英的大肚子重要。清晨,大老婆拄着拐杖来到秀英院门外,看到门掩着,老爷和秀英坐在洋槐树下,看着满树的洋槐花,合计着给孩子起名字的事。老爷抽着水烟,笑着说:“大少爷叫广仁,我看如果是个小子,就叫广义吧!”

秀英说:“一个孩子,起这么老成的名字,不好,叫先生再想想!”

大老婆隔着墙听到秀英不愿让孩子名字和广仁续下去,一股无名火蹿了上来,她拿着拐棍在地上擂了几下,晃着身子走开了。

麦子打碾完毕,佃户们在边上排着队交租,东家抽着水烟,给管家交代了一下,又出门忙生意去了。看着大老婆整天阴着脸,全家上下都十分小心,生怕自己摊上事。二老婆到大老婆屋子串门,看着她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样子,笑着说:“大姐,听说老爷忙前回来,带了不少好东西,他连堂屋都没有进,就让下人们搬到秀英院子了!”

大老婆拍着屁股下面的蒲墩,埋怨着说:“回来一趟,就知道那房,整天钻进去不出来,真是没有办法!”

老二看到大老婆开始松动,将凳子挪动了一下,靠近了大老婆,亲热地说:“大姐,老爷出去了,你就是当家的。家里这么多事,总得有个章法,主持章法就会得罪人,不像秀英那边,柜子里装着老爷买的东西,看见谁都在笑,动不动给下人送东西,我看这全家上下的人心都倒向她那边了。”

大老婆哼了一声,拍着大腿说:“我都熬了几十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就不相信抵不住个黄毛丫头。”

二老婆放下鞋底,附和着老大,笑着说:“姐,这男人的心说不准。老年又得一子,那就成了他们的心坎坎了。”

接着二老婆列举了一串老年得子,家族纠纷的例子,大老婆心咯噔了几下。在她心里,儿子就是她的所有,谁动摇了儿子的地位和前程,她就要拼命。二老婆看到火苗已经燃起,笑着说:“姐,咱们三个能进老爷家的门,也算前世的缘分,是是非非的话我本来不想讲,看到你这么多年待我如亲姐妹一样,我就斗胆多几下嘴,听不听在你。”

老大警觉地看着她,扯着她的胳膊道:“有话快说,我从来就没有拿你当外人。”

二老婆弓着身子,低声说:“你家广仁上了洋学堂,见过大世面,咱这塬上肯定容不下他,他肯定要在外面干事。老爷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急着纳妾,他就是想生个儿子,将来广仁在外面,自己老了身边有个依靠。我看这么大的家业,到时就是秀英肚子里的孩子的。”

大老婆感到二老婆分析的入情入理,感到脊背发凉,倒吸了一口冷气。

二老婆走了,大老婆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她甚至想到了儿子常年在外,无非就是书信往来,家里老爷捧着小儿子,秀英仗着儿子,时常给自己脸色看。她走到门外,看见老妈子正蹲在天井下面洗衣服,对她说:“把管家叫过来!”

老妈子抖着手上的水,赔着笑弯腰碎步快跑着出去了。一会儿,管家拍着身上的尘土,走进院子,对大太太说:“麦子黄的时候,天落了一场雨,佃户们交来的租,麦粒瘪瘪的,没有熟好。”

大老婆将管家叫到屋里面,招呼着让他坐在椅子上,笑着说:“老爷忙着外面的生意,广仁又在西安上学,我一个老婆子也帮不上什么忙,家里的事就全凭你了。”

管家笑着看着大太太,知道这是话絮子,等着她的吩咐。大太太说:“女人生娃的事,我是过来人,老爷心疼秀英,我也理解,但他不知道其中的玄机。”

管家点着头应着,大太太用拐棍敲着柜子交代道:“秀英那边就不要送饭了,让她出来走动走动,将来好生。”

管家让老妈子将秀英叫出来,站在门槛上,他将大太太的意思说了一遍。秀英莞尔一笑,应道:“这样好!我一个人待在屋里都快要闷死了。咱也不是大户人家的金贵命,活动一下身体舒服。”

二老婆在堂屋吃饭的时候,看见秀英有说有笑地走进来,好像没事一样,心里起了嘀咕,她应付了秀英几句,撂下碗出去了。她靠在炕上,看见自家的两个丫头在院子嬉闹,她琢磨着怎样让大太太进一步整治秀英。

过了几天,大太太将管家叫到屋子,她不断捶打着膝盖,说天阴了自己膝盖疼的毛病就犯了,就是拄着拐棍也下不了炕。管家应道:“我叫下人搬个炕桌过来,吃饭的时候,就像冬天一样,放在炕桌上。”

她对管家说:“还是叫秀英给我提尿盆吧!广仁娶了媳妇,也就轮不到她了。”

管家让老妈子将大太太的话传给了秀英,秀英爽快地应承了。他感到母性是了不起的,她们在怀孕时,心胸陡然开阔,她们要营造孩子出生的良好环境,为此即便是自己受多大的委屈,她都会隐忍下来。

秀英的肚子越来越大了,按照塬上的规矩,娘家妈要提着鸡蛋,时不时过来伺候女子几天,准备生产的事情。秀英妈走了,她觉得自己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聊聊心里话,感到失落和焦虑。到了八月份,叔叔牵着驴,带着婶子来了,管家带着秀英的叔叔在家里走了一遍,老妈子将婶婶带到秀英屋里。秀英解开柜子,将准备生产用的东西拿出来给婶婶看,婶婶让她不要动,帮着她收拾了一下东西。

吃饭的时候,一直没有见到大太太,秀英叔叔的脸拉了下来,塬上人讲究人穷志不短,他们最忌讳就是遭受不合礼道的冷遇。管家知道问题在哪里,他出去了一会儿,又笑着回来了,说大太太想过来,陪他们吃饭,无奈膝盖不好,下不了炕。管家带着他们来到大太太的院子,婶婶走进去,坐在炕边上,叔叔蹲在门槛上。婶婶笑着说:“秀英是贫苦人家的孩子,礼道懂得不多,心性直,不周到的地方,大太太甭和她计较。”

大太太靠在炕上说:“老爷不在,你们代表秀英的父母来了,我这老腿又不听使唤,失礼了!你们别见外。秀英有了,你们高兴,老爷和我也高兴。我们这些女人家嫁到婆家,能看到婆家人丁兴旺,就说明咱这辈子没有白到人世上来一趟。”

叔叔听了大太太一席话,气顺了好多。

八月中旬,塬上的天气阴沉沉的,接着就是连阴雨,屋檐瓦楞的雨水淋成线,在台阶下的砖头上溅起一串串水泡。天黑了,老妈子提了一笼麦草,从头门走进来,看见秀英挺着大肚子,手里提着尿盆,深一脚浅一脚从后院出来,看着雨水浸泡的泥路,她想万一秀英跌倒了,那就是件大事。她心里盘算着过几天,要提醒一下管家,给大太太说道一下。

早上,老妈子正在厨房做饭,隔着雾气腾腾的窗户,她看见秀英端着大太太的尿盆,从屋子边上的侧巷走过。她想隔着窗户喊叫一声,让她小心点,揭开锅盖时蒸汽冒起,嘘了她的眼睛。她用筷子搅拌着,正在给开水锅里倒面水,就听见后院哐当一声,随即就是一声尖叫。她赶紧撂下碗,开了门跑了过去,就见尿盆摔碎了,秀英趴在地上,痛苦地颤抖着。她一边搀扶秀英,一边大声喊叫,家里所有的人跑了过来。秀英喘着气,捂着肚子,身下的泥水里浸了一摊血。

二太太听到喊声,知道出事了,她快步走到后院,明白了咋回事。她走上前去,不顾泥水,将秀英的胳膊搭在自己肩上,和老妈子一起搀扶着秀英回屋子。秀英瘫软着,裤子汩汩冒着血,老二跑进来,急得直跺脚,就是不能插手。大老婆坐在炕上,听见脚步声和喊叫声,心里也没在意,声音越来越大,脚步越来越密,她挪动下了炕,走到门外,知道秀英出事了。她跨出了门,又觉得家里人都知道自己膝盖疼,现在出去不就露馅了。她犹豫了几下,还是拎着拐棍走了出去。家里人看着二太太和老妈子满身泥水,架着秀英出来,大家心里都在为二太太叫好,同时埋怨大太太还没有踪影。

管家跑回来,看到眼前一幕,脸顿时就青了,这样的事他没有遇过,也不知道该咋办,更不好意思前后跟着。大太太走了进来,拐棍在地上擂了几下,对管家喊道:“快去骑上骡子,找接生婆。再派人接郎中过来,将老爷的好药材拿出来,把止血的药料拣出来。”

管家让老二去接接生婆,自己冒着雨跑着请郎中。秀英躺在炕上,不停痛苦地喊叫着,二太太将秀英的头放在自己腿上,落着泪摸着她的脸,妹子长妹子短地劝慰着,交代老妈子冲了一碗糖水,用勺子喂着她。大太太拄着拐棍,在上房堂屋的客厅里踱来踱去,看着门口的雨帘,感到自己骂人不少,从来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看到秀英煞白冒着虚汗的脸,她弄不明白自己咋做出了这档子事。

接生婆来了,大太太让老妈子赶快烧水,将接生婆带来的工具煮了一遍,叮嘱她尽全力。郎中进来的时候,大太太说:“不用诊脉了,秀英出血太多,您就想尽办法,用最好的药料,让接生婆把血止住!”

郎中提着药匣子,跟着管家进了东家储存药材的屋子。大太太将管家叫出来,愣愣地看着说:“派人去一趟槐树寨,就说秀英上厕所摔倒了,让他们赶快过来。”

管家快要出门,大太太又把他叫了回来,说:“套上骡子,赶上车去一趟。老爷那边不用急,看情况,明天让人给他捎个话。”

午后,天亮堂了起来,云层的缝隙中可以看到暮暮的太阳。接生婆走出来,对大太太说:“娃没保住,是个六斤多的男娃。血暂时止住了。人很虚弱,不知能不能挺过去。”

大太太无神地听着,默默地站起来,回到自己的屋子,呆呆地看着窗外墙头上的茅草。二太太一直扶着秀英,看着她没有灵光的眼闭上了,安详地睡着了。她将秀英的头放在装满荞麦皮的枕头上,抽泣着抹着眼泪,和老妈子一起站在炕前。

长工老二赶着硬轱辘车,天快黑的时候将秀英的叔婶和麻娃接了过来,婶子走在前面,叔叔跟在后面,中间是麻娃。推开门,看见秀英脸色煞白,汗水浸透的刘海黏在一起,虚弱地躺在炕上,紫色的嘴唇上起了一层干皮,面颊上挂着泪痕。婶子走过去,坐在� ��边,叔叔站在门槛前,默然地看着,不住地叹气。麻娃瞪着眼,看着姐姐,呜咽着流着泪。大老婆将他们叫到堂屋,让下人斟上茶,用手绢擦着眼睛,伤心地说:“我这膝盖是风湿,遇到天阴下雨,就迈不开腿。没有想到秀英上茅房滑倒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我将老爷珍藏的名贵的药材都拿出来了,只要能救秀英,花费多少我们觉得都值。”

婶子勉强地苦笑了一下,点着头说:“秀英有福,到了你们这样的大户人家,这事要是放在穷苦百姓家里,没准就没命了。”

叔叔瞥了她一眼,抽着闷烟,叹息着看着雨蒙蒙的天,就是不作声。叔叔的话代表着女方家庭的意见,大太太看到他不作声,看了管家一眼,管家拎着壶,赔着笑脸给他加水,说:“这件事上,最伤心的就是大太太。老爷不在,她管着事,回来咋向老爷交差?你们要理解大太太,怎么说咱们两家还是亲戚,好多事还要从长计议。”

叔叔嘎嘎磕着烟锅里的灰,看着天说:“人啊都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我爸在镇安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谁料会遭遇不测,家道中落。我看先让娃把身子养好,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秀英叔叔站起来,对着大太太说:“让她婶子照顾两天,麻娃你跟爸回!”

管家说晚饭好了,吃了再走。麻娃嘟着嘴巴,不放心姐姐,就留了下来。秀英叔大踏步出了门,消失在雨雾中。

婶子拌了一碗红糖水,放在柜子上,麻娃愣愣地站在炕前,看着姐姐青白色的脸。婶子坐在炕上,将秀英的头揽起来放在腿上,麻娃端着碗,举在她的面前,她拿起勺子,舀一勺褐黄色的糖水,吹了几下,啜了一下,放在秀英的嘴唇上,滴了几滴,糖水顺着嘴唇的缝隙渗了下去。她轻轻地咳了一下,嘴巴噗喋了几下,颤动着睫毛睁开了眼睛,木然地打量着婶子,好像不曾相识。她轻轻地咬着嘴唇,又闭上了眼睛,婶子继续喂糖水,她又睁开了眼睛,歪着头看到端着碗,用火辣辣的眼神盯着自己的麻娃,她嫣然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到的凄楚的浅笑。

麻娃躺在老二的炕上,眼前凝结着姐姐无奈勉强的笑脸,他感到那笑脸就是与死神擦肩而过,重回人间对亲情温暖的问候,又隐含着无尽的痛楚。老二坐在炕边上,看着槽头牲口吃草,默然地抽着旱烟。麻娃坐起来问:“二叔,我知道你是个厚道人,我姐到底是咋回事?”

老二愣了半晌回过头,苦笑着说:“是摔的。”

麻娃哧溜躺下去,眼前还是姐姐的脸,他腾地坐起来,一把拉住老二的胳膊,盯着他的眼睛,又问:“你看着我的眼睛,我的眼睛里有我姐的影子,不许你说谎,不然天打五雷轰!”

老二婆娑着眼睛,就是不作声。麻娃感到里面有隐情,更是连拉带扯地让他言语。老二吐着旱烟,摇着头唉了几下,抬起屁股干脆蹲在牲口圈后面。麻娃赤着脚跟过去,蹲在他的对面,盯着他。老二扭过头,看着牛屁股,麻娃抓住他的胳膊,将他扭了过来,他感到麻娃的力气大得惊人。他哭丧着脸说:“叔就是个下人,好多事不知道,你就别再难为我了。”

鸡叫的时候,老二迷迷糊糊睡着了,麻娃半个晚上翻来覆去,依旧纠结着姐姐的事。天快亮的时候,老二起夜,看见麻娃嘟囔着梦话,还在叨咕着姐姐的事。

老田靠在床的另一头,听着麻娃的故事,不时抽着烟。老五打了个哈欠,看见地上蜂窝煤渣边上散落了一片烟头,他咳嗽了几下,对老田说:“天不早了,咱们睡吧!”

他们一前一后揭开门帘,走出来,站在台阶下的树前,对着雪堆解手。(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网游之风流刺客不许暗恋我异界的霍格沃茨海岛求生之全球直播星际修真的日常雄宋空降1630洪荒拆迁队会穿越的面包车抗日之士兵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