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桃源梦 >桃源梦

第054章 何耀宗随子赴黄泉 周子昂忍辱拜干娘

将婉娇、芸香等人带回家的第三天,子昂见她们的情绪都稳定下来,便又带上装钱的皮包去了牡丹江。这次他头戴狐狸皮帽,身穿狐皮大氅,系着羊绒长围巾,脚上一双皮棉鞋,踩在积雪上嘎吱嘎吱的。

在牡丹江下了火车,他还是先奔何家。他不知何耀宗的事情办完了没有,他要让他准备一下,待他去过罗家后就随他去龙凤。可到了何家,他惊呆了,何家正在办丧事。灵棚搭在街门前,棚内摆着一大一小两口棺材。小棺前的灵牌上写着“何冬平”,是平儿,可大棺前的灵牌上竟然写着“何耀宗”。何耀宗怎么也死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那灵牌上写的真真的。

何家屋里院内的人很多,虽然人群中有些人的穿戴和他差不多,可他的出现还是引起大家注意。立刻有人找来代东的。那代东打量一下他问道:“这位先生是冲谁来的?”子昂指着上写“何耀宗”的灵牌问:“他咋死的?”代东吃惊地反问道:“你不知道他死?那你和他啥关系?”见没有他认识的,他不好提起婉娇,说:“我是他朋友,路过来看他。”代东忙将他领进平儿奶奶的屋,对屋中人说:“耀宗的朋友来了,是路过赶上的,你们谁认识接待一下。”

子昂只认识何耀宗的母亲。这时她已悲伤过度,正合着眼,满脸泪痕地躺在炕上,一群妇女正守护在她周围,显然是何耀宗的姐姐们,其中两个似乎比他母亲的年纪还大。在教平儿绘画期间,何母一直很喜欢子昂。因为何母的年龄比子昂的祖母还大,他对这个“大娘”也一直感情特别,他最忘不了老太太曾对他说的一句话是:“香儿就是和平儿拜了堂,要不你俩可真是一对儿。”接着又说:“好姑娘有的是。”当时他知道老太太已看出他对芸香有意思,不过是拿话敲打他,让他节制些。但就这席话,在当时根本就无法和芸香结合到一起的情况下,他已经很满足了。这时见她白发送黑发,伤心成这副样子,不禁酸楚,哽咽着唤道:“大娘!”随即泪水夺眶而出。

老太太睁开眼睛,见是子昂,眼神明亮了些,一边努力着爬起,一边嚎哭道:“我的儿呀!”乍一听象似叫子昂,接着又哭道:“他就这么把娘给仍了。”屋中的人还是惊异地看着子昂,也有忙着给他让坐的。老太太哭了一阵,突然打起精神,拉子昂坐在她身边,又让其他人都出屋去。大家面面相觑,还是疑惑地出了屋。

屋里只有子昂和老太太。子昂问老人何耀宗是怎么死的,老太太告诉他,何耀宗是上吊自尽的,和他头个媳妇儿死在同一根梁上。子昂很难过,尽管何耀宗曾当初那样排斥他,说:“我这次回来,就是来接你们的,之前我和他已经定好了,他咋这么糊涂?”老太太一边擦泪一边说:“他先让娇儿她们跟你走,必是早就想好这步儿了。”他试探着问:“我把娇儿姐她们接回来呀?”老太太摇头道:“不用了。平儿是她的心肝儿,让她回来,弄不好再搭上一条命,这头折腾不起了。再说她哪有脸儿再见这伙人,本来就和姐姐们闹得挺别扭,这又在那里关那些日子。别让她回来了,好歹她还有丽娜,过后你跟她说吧。还有香儿,她也是个苦命孩子,还是个黄花儿闺女呢,就成了寡妇儿。可总不能让她这样守一辈子呀!我知道你稀罕她,哪知你还是个少爷?就把她托给你了。跟你家人说说,过后把她收了房,让她也有个依靠。香儿懂事儿,干啥象啥,长得又俊,我估磨着,你媳妇儿没有她俊吧?”

老太太高看芸香没有错,但小瞧香荷也太主观。他不怨她,毕竟她没见过香荷。另一方面,虽然他在意香荷,但依然喜欢芸香,只是开始他想得芸香得不到,如今虽轻易可得,而他已经娶了香荷,心中不免纠结,便说:“她俩都俊。不过您放心,我会照顾香儿的,给她找个好人家儿。”老太太有些失望,叹口气道:“反正我把她托给你了,你要接纳了,我就可以闭上眼了,到了阴朝地府,也算少份罪孽。”他立刻感她说这话象似也要离开这个世界,忙安慰道:“大娘,您可别想不开,儿子、孙子没了,不还有那么多闺女吗!闺女家要不愿去,就跟我走吧,我养得起您。”老太太欣慰地抚摸他的手说:“你有这份心,大娘知足了。”他急了,抓住她的手说:“我说的是真心话!您要觉得外道,那我就认您做干娘,孝敬您一辈子!认您做奶奶也行,当孙子孝敬奶奶也应该。”老太太又哭道:“还是儿好!”又哭了一会儿说:“你要不嫌我这没用的老太太,那俺可就高攀你了,认你做儿。”子昂忙说:“我不嫌!那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了。俺家是叫爹叫妈,姐夫管您叫娘,那我也管您叫娘。”说着跪地叫道:“娘,以后就跟儿子子昂过,儿子为您养老送终!”老太太激动得屁股在炕上一蹭,两只小脚下了炕,鞋也没顾穿,抱着子昂道:“我的儿呀!”随即又痛哭起来。

刚才被撵出屋的人们其实都没走远,何家的女儿们都在门外偷听里面说话。这时女儿、女婿们都涌进来,一同拉老太太上炕,责怪道:“娘,你这是干啥呀?”老太太来了犟劲,谁都不让碰,鞋也不去穿,在地上挪动着小脚,对女儿、女婿们说:“我走了个儿,这又来了个儿!往后他就是你们的弟弟!”一个似乎比格格夫人年纪还大的何家女儿不高兴道:“娘,俺们知道你心里难过,可你也不能这么糊涂!”老太太眼一横道:“我没糊涂,说的是真的。子昂可是个真人不露相的好孩子,你们要这样个弟弟也是造化!”一个约六十岁的男人翻了一眼子昂,不耐烦地冲老太太说:“啥造化不造化,我都能给他当爹。”老太太立刻“呸”一口道:“你也配?叫你声姐夫,偷着乐去吧!”说着上炕。

这时屋中又聚满了人,有人愤愤道:“老太太这是魔症了!”老太太听得清楚,坐在炕上骂道:“放你娘的狗臭屁,谁说我魔症?”那个岁数大的女儿气急败坏道:“我说的!你就是魔症了!让俺们认他做弟弟?你外孙子他们能接受吗?你大外孙儿都能当他老泰山!”老太太也恼怒地骂道:“我操你祖宗,不认你就给我滚!还谁不认?都给我滚犊子!”这一骂,屋中人顿时少了一多半。但没走的也并不接受子昂做老太太的儿子。一个四十多岁、穿戴也算阔气、腰间扎着孝带的中年男人走到子昂跟前问:“你爹多大岁数?”

子昂一直很尴尬,见有人问他,只好回答:“五十多。”中年冷脸道:“我也是扔了四十奔五十的人了,可我得管老太太叫姥儿;那我还得管你叫舅不成?我就不明白,你认我姥儿做娘,是图充大辈儿,还是图何家财产?”老太太抓起炕上的虎枕投向外孙子骂道:“你个王八犊子!没大没小,也滚犊子!”

子昂没想到很简单的事竟变得这么复杂,他尤其不高兴这个大外甥在怀疑他图谋何家财产,镇静一下道:“我只认娘,何家就是有金山银山,都与我无关,要稀罕,你们都拿走,到时老太太我养着,这行吧?”那个外甥愣了一下道:“这行,那你说话得算话。”老太太气得骂道:“操你祖宗,美的你!滚!”说着要下地,那外孙子急忙逃去。

这时,屋中除了子昂和老太太外,还有三个人,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中年妇女,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中年妇女有四十多岁,上穿蓝色偏襟棉袄,下穿黑色棉裤,扎着黑腿带,脚上黑棉鞋,相貌一般,但朴实和善。中年男子也四十多岁,长得也憨厚,头戴狗皮帽,身穿羊皮坎肩,脚穿猪皮乌拉。那个姑娘梳着一跟长辫子,辫梢系着白绳,上穿蓝底白花偏襟棉袄,腰间系着白孝带,下穿蓝色扎腿棉裤,脚穿青布棉鞋,长的也算俊俏。

中年妇女先将屋门关紧,回身对子昂说:“兄弟,我认你,我是耀宗的七姐。耀宗和我提过你,可我没法儿对他们讲。俺家挺乱的,你别往心里去。”子昂说:“七姐,我没事儿,你们也别为这闹得不痛快。”七姐点下头后向他介绍那中年男子:“这是俺掌柜的,你就叫七姐夫。”子昂叫过七姐夫。七姐又介绍那姑娘道:“这是俺家闺女,叫梦弟儿。”又将梦弟引给子昂说:“梦弟儿,快叫舅舅。”梦弟一脸羞涩,有些犹豫,见母亲又催促,才红着脸唤道:“舅。”

子昂一边点头应,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沓银元,有十多块,一并塞到梦弟手里道:“拿着,回头买套新衣裳,剩下自个儿留着花。”七姐夫有些激动,对梦弟说:“快谢谢舅,跪下谢。”梦弟双手捧着银元要跪。子昂忙拦住道:“不用不用。也就几个钱儿,还用着这样?”七姐为难道:“你看你,我想让几个孩子都进来认下舅,你这样儿俺还不好办了。”子昂笑笑问:“七姐是怕我给钱吧?就个改口钱儿,别在意。”七姐夫问梦弟:“你大姐、二姐他们呢?”梦弟说:“刚才还在这儿,也出去了。”

这次出来,他要多给罗家带些钱,到时连皮包一起给了便是。此外他还在各个衣兜里揣了银圆和绵羊票,仅银元就二百多,以方便临时用。

老太太见子昂给了梦弟改口钱,恍然道:“你看我,真是糊涂了!我也该给儿子改口钱才对。”说着要去开炕梢出的柜子,子昂忙去拦住道:“娘,我不缺钱。”老太太说:“要说钱,娘怕是不赶你多。娘不给你钱,给你个洋玩意儿。”说着打开炕柜门,从里面摸出一块金光闪闪的带链怀表,说:“这是瑞士牌儿的,是老头子在前儿有人搁它顶帐的。这街面儿一直没见有戴的,就一直撂在柜儿里。今个儿娘把它送给你;我看就你戴着合适。”说着啪地按开表盖,露出表盘和表针,说:“瞅个点儿还准呢,一拧就走字儿。”说着递给子昂。

子昂曾在北平见人戴过,表揣怀里,金色的细链系在衣扣上,看点时,小心地端在手里,轻轻一按,那表盖便弹起,尤其主人这时一脸神气。他也觉得怀表是象征男人身份的装饰,但他此前还从没奢望过。这时见老太太要将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他,忙拒绝道:“我可不能要你东西,要给就给你他们。”老太太问:“给谁呀?要给我就给老七女婿,可他能戴了这玩意儿?别人我就不想了,他们心里想啥我比谁都明镜儿。娘自个儿的玩儿意,喜欢给谁就给谁。现在我就看我儿好,喏,拿着,就他们在跟前儿你也别怕。”子昂只好接下。

老太太又对七女儿说:“啥事儿都别强求,认舅的事儿,就先到这儿,那些个就是回头来认,也赶不上梦弟儿了!”话音未落,屋门开了,一个二十多岁、身上戴孝的年轻媳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大的女孩儿进来。

年轻媳妇瘦高挑,虽没有梦弟俊俏,但也不丑。一进屋,她先看一眼子昂,略有礼貌地点下头,接着将孩子放到炕上,一边给孩子脱鞋一边说:“哄哄太姥儿去,别让太姥儿生气了。”然后劝老太太说:“姥儿,您别生气了。”老太太冷眼看着她问:“你不跟他们出去了吗?”她不安道:“姥儿,我没想走,是俺家他拽我出去的。”老太太又问:“那你咋又回来了?”她更不安道:“姥儿,看你问的,俺爹俺娘还都在这儿呢!再说我也不放心姥儿呀。”老太太这才消些气道:“姥儿今儿认的儿子,你认舅吗?”她看一眼子昂,有些害羞道:“我听姥儿的。”

七姐高兴道:“你真是妈的好闺女,那快叫舅吧。”又对子昂说:“这是俺家二闺女,叫盼弟儿,这是她家孩子,叫妞儿。”又催盼弟道:“快叫舅!”盼弟一时不好意思,但还是低头对子昂叫了“舅”,又指着子昂对妞儿说:“妞儿,叫舅姥爷,快叫。”妞儿比丽娜还小,同样天真可爱,听了母亲吩咐,一边往老太太怀里坐,一边心不在焉地叫着“舅姥爷”。

子昂虽更不习惯自己又升上姥爷辈,但觉得妞儿着实可爱,伸手抱在怀里,又从怀里掏出一沓银圆元放到她的小嫩手上说:“待会儿给你娘。”他猜何应都管妈叫娘,又见没人纠正他,猜他是说对了。妞儿低头看着银元问:“是啥呀?”子昂说:“是钱,能买好多糖葫芦。”妞儿却不屑一顾地说:“不是,是片片儿,俺家有大钱!”七姐对妞儿说:“你个小傻妞儿,你家那是大纸片子,这是现大洋!”妞儿似乎感到手中的“片片儿”不寻常,两只小手颠着看。子昂说:“去给娘吧。”说着将她放回炕上。盼弟忙对妞儿说:“快谢谢舅姥爷。”妞儿却把钱又递给子昂道:“舅姥爷!”他笑着接下,转手塞给盼弟。盼弟又忙鞠躬道:“谢谢舅。”老太太又对七女儿说:“就先认到这儿吧;啥都是缘分。”子昂没说什么,心里极佩服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娘不一般。

子昂原想先和何耀宗打声招呼再过江去罗家,但眼下赶上这种事,他只能先参加何耀宗和平儿的葬礼了。

晚间吃饭的时候,何家各个房间内都摆了桌,吃饭的这时都是何家的亲属和何耀宗的生前挚友,有好几十口,仅有的两个何姓男人,这时都躺在灵棚内的棺材里。

老太太屋里炕上也放了一桌,但老太太只留子昂和七姐一家,大人孩子围坐着,也有十多口。虽然之前老太太说认舅的事告一段落,显然七姐是老太太最孝顺女儿。七姐的大女儿叫来弟,再有不是,那也是老闺女身上掉下的肉,老太太同意将来弟和她的男人、孩子也都叫过来。

来弟比子昂小两岁,分不出丑俊,还有点阴阳怪气。开始让她和子昂同桌吃饭还不愿过来,是梦弟偷偷将她和盼弟认舅的事儿说了。来弟顿时眼睛一亮,但也觉得为难了,一是不好意思管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美男子叫舅,二是自己随了六个姨母的帮,站在外祖母的对立面,怕外祖母生她的气,三是自己落在两个妹妹后面,怕日后被这个新认的舅舅瞧不起。见她犹豫,梦弟硬将她拉进老太太的屋。

一进屋,来弟抬不起头,低头对太太说:“姥儿,我错了。”又低头对子昂说:“舅,您别笑话俺。”子昂忍不住笑了,笑得她恨不能找个地洞钻进去。亏得她的大儿子五岁了,对钱尤其亲,对子昂也“舅姥爷”的叫得甜,才使尴尬的局面得以扭转。

七姐家的两个女婿都比子昂大,一个大四岁,一个大两岁,但见了银元后,都认可比子昂小一辈,小舅小舅地叫着,还纷纷举杯敬小舅。听子昂说不能喝酒,便不劝酒,反骂起那些醉鬼们,讲了几段酒后无德的乐子。

老太太终于开朗些,听着大家唠也说:“孩子都是好孩子,就这酒是混犊子!你大舅那些年可就毁在酒上了。”七姐、七姐夫和外甥女们边听边不停地往子昂的碗里叨鱼夹肉,弄得他左右为难、哭笑不得。

吃完晚饭,子昂听见外面在按几更天轮班守灵,便跟老太太提出也要出去守灵。老太太阻止道:“这个家里,你是长辈儿,守灵是他们晚辈儿的事儿。明个儿起早出殡,你就早点儿休息,今晚儿就和娘睡一炕。”说着把其他人都撵走了,说:“你们该忙啥忙啥去,没事儿找地上睡觉,明个儿好早起。”屋里便又剩下他们娘儿俩。

老太太要铺被褥,想将子昂的皮包挪个地方,结果竟没拎起来,问:“儿呀,你这装的啥呀?这么沉!”他如实道:“给别人带的钱。”老太太吓一跳道:“呦,那可得看好了,明个儿人可多。也没事儿,明个儿娘就帮你看着它。”说完顿着小脚,铺好两套被褥。

因为认了子昂干儿子,老太太的丧子之痛多少得到些缓解,她也只能接受这个不幸的事实。但夜里她难以入睡,熄灯后,躺在被窝里为子昂讲何耀宗从小到大的事。她对子昂讲的很实在,基本和婉娇对他讲的一致。因为老太太讲的他之前基本都听婉娇讲过,所以老太太这时讲述这些时他只是带听不听的,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但老太太还是不停地讲,也不问子昂听没听。终于觉得没什么可讲了,她就又伤心地哭起来,将子昂又哭醒。刚醒的一瞬间,他被身边的哭声吓了一跳。

窗外又下过一阵雪,借助雪的光亮,他在被窝儿里缓过神来,忙起来点上灯,坐在老娘身旁安慰着,一直到天亮,随后随众人迎风雪将何耀宗和平儿一同葬在黄花甸子的树林内。

殡后何家又摆了酒席,子昂依然和七姐一家人陪老太太吃饭。之后,子昂说自己得去乜河办事,等办完事再回来。老太太知道子昂这次来牡丹江是奔乜河的,便催他抓紧去办事。离开何家的时候,只有七姐一家人将他送到大门外。

雪依然不大不小地下着,地上的雪又厚出半尺多。子昂叫了辆马车,直奔去乜河的渡口。

牡丹江的江水除了岸边已经结冻,中间的急流依然在流淌,雪落入流淌的江水中便消失了,但流动的江水还是被夹在白茫茫的冰雪间,仿佛是一条黑龙在凄冷地离去。

过江的缆绳还是那一条,只是水域窄了许多。摆渡的依然守着他们的生意,这时他们都已经穿上了冬装。

渡船渡到江心时,他又想起自己曾为懿莹跪在这江心的冰雪上痛哭的情景。仰头望着漫天的降雪,他脑海里在想懿莹笑着听他说话、依在炕上让他画、除夕夜里和他一起包饺子、迎财神时与他相依又牵手,以及当他被罗金德撵出罗家时她在伤心地痛哭。又想到懿莹下落不明,他的心象被放在火上烧烤一般,暗中对天祈祷:“天哪,保佑懿莹吧,保佑她平平安安地回来!”他又想起自己的妹妹,便又暗中祈祷上天还保佑她妹妹也能平安团聚。这时他希望懿莹已经回到家中了,自己一会儿就能见到她。

罗家的房屋还是那些间,但棺材铺显然早已关业了。他进了后屋主房,左右屋里都很静。他先进了右屋,屋里只有懿莹妈躺在炕上,也比以前苍老许多,和他母亲一样,头发几乎全白,精神头也不如从前,象是以个病婆子。见来人是子昂,懿莹她妈既喜又悲,搂着子昂痛哭。

懿莹和景祥依然都没有音信。景利自家中出事后已经懂事多了,见棺材铺关板没人撑了,来钱的道也没了,就趁着家里还有些存款,自己做起了生意,在家用山楂串糖葫芦挂糖浆,在倒一些糖果、香烟去蹲大街卖,也能对付出几口人的饭钱,但生活标准已远不如从前。

懿莹妈陪子昂到了对面屋。爷爷、奶奶也都躺在炕上,但爷爷躺是在被褥内,已经枯瘦如柴,只是通过他还喘喘息着证明他还活着。自打罗家出了事,爷爷便一病不起,找郎中治了几回,却越治越重。最后一次让郎中看时,郎中只说了句“准备后事吧”,便走了。

奶奶也显得虚弱,但见了子昂,还是坐起来。一见到子昂,她便想起懿莹,拉着子昂的手哭道:“我的孙女儿啊,你在哪呢?奶还能活着看着你吗?”

子昂忍不住跟着奶奶一起哭。哭过后,他仍没见到小青。他担心她被日本人糟蹋后寻了短见,但一问,小青还好,只是这阵子见她既伺候爷爷、奶奶又照顾孩子挺累的,就备了些东西,让她带着孩子回娘家住几天。

说到懿莹,懿莹妈对子昂惆怅道:“你走后,懿莹成天在家哭,学也不上了。你在兴隆客栈养伤的事儿,开始只有你叔和你大哥知道,俺们谁都不知道,还以为你跟着抗日军去穆棱了呢。后来你离开牡丹江后,你大哥才跟我讲,说你受伤了,已经给你送去些钱。可这事儿一直没敢告诉懿莹,左右你都走了,也没处去找你,怕她知道了又受不了。懿莹只知道你参加救国军了,整天盼着你们能把日本人打跑,哪想到啊,到头来,是日本人把救国军打跑了。”接着又说起罗金德、景吉被日本抓走和景祥、懿莹失踪的事。(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斗罗:摸鱼的我被女神听到心声完美世界之光明仙帝我在六扇门当捕头这些年网王之重拾荣光魏武霸业桃源小地主德意志将永世长存重生之嫡女不善你打不过我吧龙族:寻找路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