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元朝帝国风雨 >元朝帝国风雨

第64章 拜住忠心为国安童深明大义(二)

安童回答说:“这些人都是各为其主,身不由己,现在遭遇大难,就以私怨杀人,将何以让人信服,何以让更多的人归附呢?”元世祖忽必烈听了大吃一惊,赞叹说:“没想到你这么年少,就说出这样老成的话语?你所说的话正符合我的心意。”因此更加重视安童。

至元二年秋天的八月,安童被提升为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加食邑至四千户,让四千户人成为他的家奴。安童却推辞说:“目前虽然平定了东西北三方国土,但是江南还没有归附。我正在正当年少有为,请求担当重任,担心四方民众不服,产生轻慢朝廷的心思。”

元世祖忽必烈对安童的深明大义,深为感动,过一段时间,皇帝对安童说:“我已经考虑成熟了,再心没有人能超过你了。”那冬天的十月,元世祖忽必烈召见许衡,下令许衡进入皇宫参与商议朝廷大事,许衡却以患病推辞。

安童亲自到许衡的馆舍里,侍候许衡,与许衡说了许多话。许衡返回后,对许衡十分想念,久久不能忘怀,安童对人真诚,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安童在元朝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159年,霸突鲁率蒙古军从忽必烈攻宋。元宪宗蒙哥死后,忽必烈得到报告,阿里不哥想谋夺汗位,他急从鄂州前线向北返回,留霸突鲁总理军政事务,与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会合后,这支军队遂成为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的基本力量。在此之前,忽必烈曾与霸突鲁讨论形势之地,霸突鲁建议选择燕京为国都,可见他早就有立国中原汉地的见识。

安童既是勋臣之后,又与元世祖忽必烈有椒房之亲,中统初就担任了怯薛长,皇宫卫队长,当时他年仅1岁。他的母入宫见皇后时,曾在世祖面前称赞他虽然年少而有辅国之才,因为他常与大人讨论国事。

中统四年,即16年,世祖战胜阿里不哥,获其党千余人,欲尽杀之,以问安童,对曰:“两主争国,彼安知有陛下?且甫定神器,不推旷荡之恩,顾奋私憾杀无罪人,何以安反恻?”当时世祖与阿里不哥争位,都是拖雷嫡子、宪宗亲弟,本无所谓正统、叛逆之分,对方将卒在法理上并无罪过,而且阿里不哥尚未归降,正需要以宽待政策招抚其支持者。因此世祖很赞赏他的意见,对他才16岁就有如此老成的见识感到惊异。

至元二年,即165年,安童出任中书右丞相。当时史天泽从中统二年起一直任右相,但在李璮叛乱后,世祖对汉人世侯权重当有疑忌。这一年他巡幸上都时,召安童推荐的谋士崔斌征询“为治大体,今当何先”,斌斌答回答说可以任相,并推举安童、史天泽可为相。

元世祖忽必烈沉默思间,崔斌又报告说:“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疑惑吗?今近臣都在,乞接受我们的意见,请陛下裁处。”遂立马扬言曰:“有旨问让安童为相,可以吗?”众欢呼万岁,欣然赞同。

这时安童才18岁,推辞说宋朝尚据江南,如以臣为宰相,恐贻笑各方,使宋人轻视我们。世祖曰:“朕思之熟矣,无以逾卿,其勿辞。”遂拜相。这段插曲说明,世祖以亲信怯薛长安童出任首相是经过周密考虑的,史天泽虽仍任右相,但地位在安童下。

安童拜相后,即奏请燕王真金领中书省事,又奏召许衡入朝,亲自至旅舍拜访请教,十分佩服。于是世祖命许衡入省议事,特召见面说:“安童尚年幼,苦未更事,汝谨辅导。你有好想法,先告诉安童,然后再告诉我,我将择善而从。”

显然意在培养练达中原政务的蒙古大臣来主掌行政,以免权力旁落。当时右、左丞相有五人,即安童、史天泽、忽都察儿、耶律铸、伯颜。

至元四年,安童奏:“今丞相五人,素无此例,臣等议拟设二丞相,臣等蒙古人三员惟陛下所命。”诏以安童为长,史天泽次之,其余蒙古、汉人参用,员数勿过多。于是忽都察儿、耶律铸降为平章政事,伯颜降为右丞。

安童又奏宜用老成人如姚枢等同议中书省事,皇帝下诏准许了任命。姚、许等汉族儒臣原是世祖即位前就已征聘的人物,和世侯的势力也没有关系,他们都主张实行儒家治国方针,安童在他们的帮助下继续奉行采用汉法的政策。

至元八年,陕西省大臣也速迭儿建议说,由于饥荒盛行,饥馑遍地,盗贼横行,如果不处死一二人,无法惩前毖后,警告世人。让中书省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安童报告说:“如果不分轻重,凡是强盗和偷窃都被处死,那样显然很不恰当,处死罪犯,必须详查和报告。”皇帝听从安童的建议。

至元十二年七月,皇帝下令,提拔安童任行中书省枢密院事,跟随太子北平王,外出镇守极边,忠心耿耿,在艰苦的边关守卫了十年。

安童至西北边后,发兵讨伐窝阔台后王大名王禾忽,又因分配给养不公,引起诸王不满。至元十三年,从那木罕戍边的宪宗子昔里吉发动叛乱,劫持了那木罕和安童,将安童送到海都处拘禁。海都对拖雷家族的内争采取观望态度,颇优待安童,授以官职,直到至元二十年才遣还,二十一年,回到元朝宫廷。

安童回朝时,和礼霍孙任右相。自阿合马被杀,朝廷大臣们都忌讳说财利之类的事,不符合世祖力图增加财政收入的要求。总制院使桑哥推荐卢世荣有才术,能裕国而不损民。二十一年十一月,诏命和礼霍孙等中书省官与世荣朝廷辩论,卢世荣论所谈论当时的事,头头是道,辩论获得了胜利,于是世祖罢和礼霍孙等人,重新任命安童为中书右丞相,以卢世荣为右丞。

至元二十一年三月,安童跟随从北平王回到了京城,由于犯罪,在京城等待判决,皇帝忽必烈召见他,对他表示慰劳。安童跪在地上,一边向皇帝磕头,一边感激皇帝说:“臣奉命出使,犯下了大错,严重影响了皇帝的圣德和声威,真是罪该万死!”他被皇帝挽留在寝殿里,交谈到四鼓时才出皇宫,返回家里。

至元二十三年夏,中书省提请任命漕司各位官员的姓名官,元世祖忽必烈“朝廷中平章、右丞之类的重要职务,我当亲自挑选任命。其余的职务由你任意挑选。”

安童报告说:“我听说皇上要倚靠近侍,作为耳目,我承蒙厚爱,获得任用,但是这是不合法的。还是按照检举报告,根据罪行的轻重,请陛下裁处吧。今天的朝廷里,许多近臣寻找机会,结党营私,安插亲信,说某人做某官、某人居某职,草拟好名单上报,提请中书省任命。我认为任命官员,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让人无机可乘,臣常废格不行,如果有人结党营私,请陛下予以详察。”

元世祖忽必烈说:“你说得很对。今后如果有类似事件,一定否决,不予施行。有妄自报告的人,立即上报。”

安童对世荣的各项改革措施最初持赞成态度,如整治钞法,听民间从便买卖金银;停止各处的竹课,听从民众货卖收税;听民采江湖之鱼;改革由各站户供给使司饮食之弊,除驿马外,由官府负担;又起用阿合马所用官员中有才而无罪者。

但不久便有许多蒙、汉廷臣弹劾卢世荣“苛刻诛求,为国敛怨”,安童亦觉卢世荣有擅权行为,且遭到许多人反对,乃改变态度,指责“世荣昔奏,能不取于民岁办钞三百万锭,数月即有成效。今已四阅月,所行不符所言,钱谷出者多于所入,任用自己人,紊乱选法”。

元世祖忽必烈令捕世荣下狱,命安童与诸臣议其所行,当罢者罢之,当更者更之。安童再相后,仍亲近儒士,奏请起用老臣徐世隆、李昶。时宋儒叶李归隐富春江,南台御史大夫相威奉旨求遗逸之士,以其名奏上,世祖大喜,即授浙西道儒学提举,叶李不欲受,安童特致书恳请,说先生在宋朝的时候,以忠言正直著称,铭记在帝王的心里。今天授以五品的官职,士君子应该隐见随时,出自内心,以回报特殊的恩遇”。

叶李见丞相来书劝驾,始就职。这时发生了南台御史上章请禅位太子的风波,元世祖异常愤怒,安童虽自承罪责,但君臣间嫌隙已生。世祖欲倚近侍为耳目以监视群臣,近侍辈遂恃势援引奸人,擅署某人某官、某人某职,径自奏闻,付中书施行。

安童将其中尤不合体例者搁置不行,但顾虑有人借此告发他不奉旨,二十三年四月,他故意将中书所拟漕司等官姓名上奏。元世祖说:“平章、右丞固当取朕裁决,其余皆卿事,若一一相烦,有失寄托之意。”安童乃乘机将近侍擅署官职事奏明,世祖命今后若此者勿行。

至元二十四年,世祖决意立尚书省总理财政,以桑哥、铁木儿为平章政事。

朝臣多有异议,安童乃上奏道:“臣力不能回天,乞不用桑哥,别相贤者,犹或不至虐民误国。”世祖不听。不久又升桑哥为尚书省右丞相,总领政务,中书六部也改属尚书,致使中书省名存实亡。桑哥一派顾忌安童有威望,力图将他排挤出中枢政府,于是阴进谗言,构陷其罪。

其一,乃颜叛乱平定后,世祖命安童按问从叛诸王,多所平反,诸免罪者俟安童退朝,争相迎谢,至有执辔扶其上马者,安童不理睬,有人就告发安童:“宗室虽有罪,皆太祖子孙,陛下族弟,丞相虽尊,人臣也,奈何悖慢如此!”

其二,谓北安王那木罕以皇子僭祭岳渎,安童知而不奏。

其三,安童在海都处时,曾接受海都所授官职。世祖对这一点很恼怒,幸石天麟为之辩解说,安童不拒绝海都所授官职,是意在“释其疑心,导其臣顺”,这才使世祖稍稍息怒。

至元二十五年,安童见国家大政尽归尚书省,中书职权全被剥夺,遂屡次将中书省印上交,世祖不许。二十六年,被罢去右丞相职,只掌怯薛。二十八年,桑哥被诛,世祖欲更换政府大臣,燕公楠奏荐伯颜、不忽木等十人,世祖又问谁可为首相,对曰:“天下人望所属,莫若安童。”又问其次,曰“完泽可”,遂拜完泽为相而不用安童。

至元三十年的春天正月,一生正气,深明大义的安童,生病后医治无效,逝世于京城的乐安里官里第。(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关于转生和史莱姆一起种田这档事修罗武帝仙道禁书目录我真不是诸神黄昏啊大明之神级熊孩子我来到了元朝四合院之巨鳄人生从四合院开启的完美人生华娱之笑洒全世界从万历到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