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锦绣官途 >锦绣官途

第53章 再说说阿娇

洪文波与张玫欢度求婚之夜的时候,远在北京的阿娇却苦恼了整整一夜。

她呼了洪文波好几次,都没有收到回复。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她想跟他说话,而他却无影无踪,无声无息。

自从经济电视台发生了播出事故之后,各种整顿、学习搞了一段时间,台领导班子也做了调整。

德高望重的王台长已经临近退休年龄,终于在不情愿中卸下担子,安度晚年去了。如果当初自己主动退居二线,不仅完全可以避免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甚至还有可能在电视工作者协会当几年会长,以便更好地发挥余热。如今只有等风头过去之后,再考虑能不能谋求个顾问之类的闲差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老同志,永远都是闲不住的,总觉得自己那点余热还能够照亮祖国的山河大地。

王台长安全退休,事故的领导责任就落到一直很有希望晋升台长的总编辑何志愚同志头上,免去总编辑职务,调离电视台,另行安排工作。

主管社会新闻部的副总编辑路达双就没这么便宜了,被追究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撤销总编辑职务,在台内副局级非领导岗位安排工作。

社会新闻部副主任沈丽佳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给予行政撤职处分,由副处级降为正科级安排非领导岗位工作。而传闻一直跟沈丽佳有矛盾的社会新闻中心主任苏冬,也受到了一点牵连,但只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直接闯祸的《法制观察》节目已经被撤销,主要责任人员由台内处理。原制片人常友主动辞职,告别干了二十多年的经济电视台,准备下海。

直接责任人吴勇,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被开出公职,五年内禁止在电视台工作。这样的处理结果,等于是在真人版魂斗罗中刚过了两关就失掉了一条命,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

最无足轻重的直接责任人许春燕本来就是外聘人员,结果只能是解聘了事。虽然以后再也不能回到她心爱的经济电视台工作,但是,她毕竟还年轻,还有机会到中央台、北京台发展,谁也不会跟她这样的小年青过于较真,毕竟未来是他们这一代人的。

原来《法制观察》节目组副制片人以下的无责任人员,想学习一个月,停发效益工资三个月,然后按照鼓励自谋出路的原则进行分流。正式职工一般在节目中心内部调剂安排,其他外聘和临时工作人员只要在台里有关系,一般都能找到下家,毕竟电视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人才都很难得。

新闻中心通过这次事故除了吸取别人的教训以外,在事故处理之后近乎成了最大的收益者。

原来主持工作的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高尚由于工作出色,被破格提拔为副总编,接替路达双的职位。许多人私下说,这是王台长退休前打出的一手好牌,成功地把他最得力的干将提拔到台领导岗位,也是他所能给自己留下的最宝贵的资源,可以让他在台里的影响力至少还能维持两三年,甚至更久,中国人总是有一种老领导情节,特别是对提拔过自己的老领导,总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感恩。

高尚提拔之后,新闻中心的班子随后也做了调整,原来财经节目中心副主任柴志勇调到新闻中心,并且提为正职。柴志勇原来就是从新闻中心升到财经节目中心当副主任的,这次重新回到新闻中心也算是荣归故地,不仅精通业务,而且人头也很熟悉,上任之后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格局未变。他还需要等待新的时机,才能建立他的工作元年。

一直最受高尚重用的《经济新闻》节目制片人孙丰收真应了他的名字,在这轮班子调整中大获丰收,胜任新闻中心副主任,虽然排名在四名副主任中居于最末,但从此总算是跻身于中层领导岗位,也算实现了一个人生梦想。

在一系列人事调整中,陈瑜的调动是最不起眼的,但却让很多人啧啧称羡。孙丰收升任新闻中心副主任之后,多年担任副制片人的耿祖辉本来被人看好,他自己也私下托了几位老领导帮忙运动,争取能够扶正。可是,最终的任命张榜公布的时候,新闻中心的人都惊掉了下巴,《经济新闻》节目的新制片人居然是资历最浅的陈瑜。

然而,陈瑜调任《经济新闻》节目制片人既出乎多数人的预料之外,却又在大家能够接受的情理之中。

陈瑜从一名普通记者成长为《陈瑜观察》节目制片人,靠的是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新闻专业素质,很短时间内把《陈瑜观察》打造成收视率和影响力在新闻中心排名第二的专题节目,说起来大家也是口服心服。自从采访了岭南特区梁天明书记之后,陈瑜的名字在台领导那里挂了号,王台长多次指示要尽快对《陈瑜观察》节目进行改版。虽然王台长退休了,但是原来一直提拔培养陈瑜的高尚却升为副总编,对新闻中心的工作有增无减,孙丰收空出的《经济新闻》制片人这个位子自然也就不会旁落。

新任新闻中心主任柴志勇对自己麾下第一主打节目的制片人虽然有最关键的决定权,但是,他也需要一名能让《经济新闻》长盛不衰的干将,而不仅仅是亲信。陈瑜作为《经济新闻》节目制片人的人选,具有许多老资格所没有的优势,比如她亲自出镜,已经是知名度很高的新闻专题节目主持人;再比如她出身一线记者,对新闻节目的采编制作有实战经验;还有,她创办的《陈瑜观察》节目收视率一路走高,已经在新闻节目中心大排名榜稳居第二,这个硬指标让很多人无话可说。因此,柴志勇很明确地支持让陈瑜接任《经济新闻》制片人。

当然,除了这些在台面上拿得出手的理由,来自高尚副总编的支持还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也是其他几位潜在竞争者可望而不可及的。耿祖辉虽然也在高尚手下多年,但从来没有像孙丰收和陈瑜那样受到器重。他那不温不火的性格,平平常常的能力,或许守成有余,但开创进取却远远不够。按照高尚以往的要求,制片人要像狼群的首领那样带领家族捕猎,而耿祖辉最多只能看家护院,虽然用狗来打比喻没有人喜欢,但耿祖辉在高尚的眼里只能做到副制片人,根本没有能力挑起全台支柱节目的重担。

对陈瑜来说,出任《经济新闻》节目制片人绝对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她从实习开始就在《经济新闻》里摸爬滚打,一身采编、主持的硬功夫都是在这个节目里练出来的,《陈瑜观察》节目本身也是从《经济新闻》这个母体中长出来的,能回到《经济新闻》工作,并担负起更重要的责任,对任何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来说都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

然而,她太年轻了,资历太浅了,像耿祖辉那样在电视台工作了七八年、五六年的的老资格大有人在,如何处理好和这些老前辈的关系,对陈瑜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事,更何况上百号人的大节目,与台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各种关系纷繁复杂,正是这一点让她心里不停打鼓,对接受这个职务充满危机感。

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还是高尚。当她找到已经是副总编的高尚,把自己的担心和盘托出之后,高尚只对她说了两句话:“干得了干不了,由你,也由天。不过,今天你自己提出来不干,那以后等你想G干的时候,就不一定有机会了。没有人总是保留着一个机会等你将来领取。这种事不像公交车,这一趟车上不来,还可以等下趟。就这一趟车,爱上不上。”

最终,陈瑜还是选择了先上车,到手的机会不肯抓,还要前怕狼后怕虎,前瞻后顾,那个代价就不仅仅是失去一次机会,很可能还会失去高尚对她器重。用高尚的话来说,最不待见的就是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争取《经济新闻》节目制片人的职务,不是她陈瑜一个人在战斗,也关乎领导的权力范围,哪位领导不愿意自己人掌管全台的头牌新闻节目呢?陈瑜如果真打了退堂鼓,就相当于违抗冲锋的命令,那以后就不会再有冲锋的机会,甚至连她现在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陈瑜观察》也保不住。创一个节目品牌也许需要许多人奋斗很长时间,但关闭一个节目,有时候只需要某位领导的一句话。

陈瑜可不是榆木脑袋,她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害之后,便一无反顾地加入了《经济新闻》制片人职务的竞争,这种战斗精神是让她留在高尚这一趟线上的基本条件。

竞争《经济新闻》制片人这段时间,她跟洪文波通电话的次数少了一些,甚至心里有一点很清楚的感觉,洪文波在她心里远不如工作那么重要,这种感觉让她很迷惘。难道自己对洪文波真的只是一时的冲动吗?那种多年积累下来的暗恋竟然如此轻薄吗?

这种困扰让她有点想念自己的远在江东的同窗好友兼闺蜜——白溶溶,可是,即使对溶溶恐怕也不能袒露心迹,毕竟洪文波曾经是白溶溶相爱多年的男友,最好的姐妹之间分享与同一个男人的情感并不是一个好话题,弄不好就会把闺蜜关系引入死胡同。

就在这时候,溶溶似乎是收到了心灵感应一样,主动打电话给阿娇,除了好友之间的寒暄之外,主要是问她能不能到江东去,她的省长老公很想通过主流电视台的影响力宣传一下他主政的“新江东愿景”。

对这个题目其实阿娇早有设想,在她采访特区书记梁天明的时候,就计划搞一个省市长访谈,只是受限于资源,一直没有办法落实。如今江东省长康海明主动走夫人路线,希望借助经济电视台做宣传,阿娇当然是求之不得。对阿娇来说,刚坐到《经济新闻》制片人的位子上,便受到一位大省省长的邀请到江东做节目,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简直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让那些心中还有些愤愤不平的人不得不再一次受到挫折。

有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本事,每个人都会在自己心里重新掂掂自己的斤两。

从北京飞到江东不足两个小时,除了陈瑜之外,还有制片张喜率领的一个精干的五人采访摄制组。

虽然已经是大新闻节目的制片人,但是出于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加上女孩子对出镜多少都有的那一点虚荣心,陈瑜继续坚持尽可能多的出镜,特别是重要的采访活动,如此省市长访谈,她亲自出镜也表达了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很多领导接受采访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主持人的印象好,这就有利于建立长期的工作关系。

与小节目制片人相比,大节目制片人出外地采访也要有些排场。张喜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也跟着陈瑜调回《经济新闻》,只负责制片工作,基本不再承担摄像任务。这次到江东采访,采访摄制组主要由他负责,陈瑜不需要亲自过问。有一位得力的助手在身边,既负责联系处理日常工作,又可以兼作摄像师,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在经济上很划算,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与制片人非同一般的信任关系。

到达江东省会江城机场的时候,省委宣传部和省政府宣传办都派员到机场迎接,这倒不完全是因为省长的面子,关键还是“中国经济电视台”这块招牌实在太响亮,地方上对于这种国家级大单位都有一种仰视的心态。

随后,陈瑜一行人被接到省招待所——梅园宾馆,放下行装之后,先和宣传部和省宣办的相关人员讨论了这次采访行程,大致规划了采访时间、采访对象、采访地点,同时又提供了一些背景资料。

按照接待计划,当晚主要由省宣办安排晚宴,可是,陈瑜却提出要直接以私人身份去省长家拜访。

这让在场的工作人员一时有点为难,陈瑜便当场给溶溶打电话。

溶溶本来是想亲自去机场接阿娇,可是单位里有个会把她绊住了,没有去成。接到阿娇的电话,她当然喜出望外,当即就答应让她和她的同事晚上一起到家里来。

随后,溶溶给康海明办公室打电话,怪他没有提前安排好,阿娇到了江东的第一天,怎么能让她在外面吃饭?那显得她这个闺蜜好像不讲情分似的。康海明当然连声检讨,并且赶紧让秘书通知,当晚的接风晚宴改为家宴,还亲自把电话打到宾馆里,向陈瑜表示歉意。

这两通电话让陈瑜的同事和省里的同志都暗自惊讶。能让省长亲自打电话来得年轻女制片人这是有多大的面子啊。(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异界逍遥大仙我有一座小鱼塘我有一座随身农场我有一座新手村新兵狙神元末之争霸天下我竟然认得上古魔文长生诸天进击的城市神秘复苏之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