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锦绣官途 >锦绣官途

第59章 愿与将军借宝刀

59章阿娇的愤怒

工作照常进行,陈瑜努力表现得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只有对他了解比较深的张喜发觉,陈瑜话说得少了,也没有像平时那样嬉笑怒骂,出镜时的表情有时候会显得很僵硬,而且经常出神儿,不过张喜也没有多想,他以为只是这几天的奔波让陈瑜太过疲劳了。

上午采访了省办公厅、省计委和财政厅的一些人,都说的是一些套话,为的是给后面采访康海明做铺垫。

采访结束之后,省宣办的陪同人员便带陈瑜一行去参观江东名声状元台。

所谓的状元台不过是一个浑圆的山丘上盖了一栋八角楼,登上八角楼北瞰长江,那种波涛汹涌,浩浩荡荡的壮观景象,常常让人涌起起古今兴亡之叹。

据说,三国时期东吴水军都督周公瑾曾经在这里检阅过水师,点将的由于过度兴奋,一掌拍在帅案上,震洒了案头砚台中的墨,将帅案旁边地上一块青石染黑了一片,竟像一副儒冠的样子,而且,随经风雨洗涤,那片墨迹都洗不掉。因此,有些文人便附会说,后世此地必有文人兴旺发达。

过了一千年,明朝中期的时候,江东的一名家道富足的读书人赴京赶考,临行前就到这里许愿,如果中了进士就在此地盖一座文星楼。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反正这个人真的金榜题名,而且还高中头名状元。为了给桑梓扬名,给自家的祖宗露脸,这位状元便真的让家里人出资在周郎阅兵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八角文星楼,将那块被周郎墨迹染上儒冠的石头供奉起来。

文星楼盖起来之后,当地人却喜欢称之为状元楼,渐渐的,状元楼的名声就传开了,每次遇到大比之年,都有读书人到这里登临祭拜,为的是向前辈状元讨一点吉利彩头,让自己在功名争夺中也能考一个好名次。凑巧的是,后来又有一个读书人也中了状元,而且,他在考试之前就到这里许过愿。消息传开之后,状元楼的名声大噪,都说这里是文脉所宗,得天地灵秀之气,前来拜祭、许愿、求保佑的读书人就更多了,到了后来,甚至还有人到这里来求财、求子嗣,简直是无所不求。

到了清朝末年,状元楼年久失修,在一场雷暴当中毁于天火,只留下一个台基。随着清朝的灭亡,科举考试寿终正寝,到这里来求乞功名的读书人也就不见了踪迹,状元楼也就渐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状元台。每月初一、十五,还有一些善男信女来此上香祭拜,一般都是些远近村舍的愚夫愚妇。

文革期间破四旧,反封建,造反派要挖掉封建地主阶级的根子,就发动了一批人把状元台的台基给刨了。在刨的过程中,有人挖出了奠基用的铜钱和银元宝,结果引发了哄抢,当场踩死了三个人。当地的老百姓都说,这是前朝的状元公显灵发怒,学生不念书,却来刨状元台的台基,遭了报应。

当时挖出铜钱、银元宝、玛瑙、松石以及存放这些东西的石函被收缴了一部分,就保存在现在的江东博物馆里,

状元台挖出宝物的消息自然也引起了一股挖宝之风,很多人偷偷摸摸到这里挖宝,渐渐把一座状元台挖成了状元坑,一直到文革结束,这里都是一片荒芜,那座状元坑足有五六米深,十几米的径口。

改革开放之后,许多民间人士提出,要保护状元台的历史文物价值,恢复状元楼的原貌。老百姓也认为,江东之所以几十年衰落,就是因为状元楼倒了,状元台被刨了,江东的气运散了,只有恢复状元楼才能恢复江东的气运,才能涵养文脉,让江东重新走向辉煌。

重新状元楼虽然成为一种民意,可是,80年代百废待兴,财政根本拿不出资金来修复古迹,项目一直拖着。后来,林富民调到江东省担任省长,听说了状元楼的兴衰典故之后,毅然决定重修,把恢复状元楼作为振兴江东的标志性工程,除了财政从基础设施建设预算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之外,还发动全省人民共同捐资助建,当时提出的口号就是——重修状元楼,重振江东文脉。这一场捐资助建运动声势浩大,从学校的学生,到工厂的职工,再到贩夫走卒,从人人资源参与捐助,发展成人人必须掏钱,省内工商企业甚至加征了一笔重修状元楼基金,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没有停止。

陈瑜一直无精打采地听着陪同人员的讲解,等讲到这座状元楼的恢复居然是林富民的政绩工程,她心里不由得感到一阵恶心,便快步朝山顶向下走,对登楼完全没有了兴趣。

张喜他们几个人第一次到江东,看到这些觉得新鲜,便随着陪同人员一起上楼,观赏俯瞰长江非得壮观景色。

陈瑜走到山下,见不远处有一尊塑像,是一位古人,便信步走过去。

等走近一看,原来是伍子胥的塑像。伍子胥身穿铠甲,头戴帅子盔,手按佩剑,双眼怒视前方,凛凛有一股肃杀之气。

塑像底座上镌刻着说明:据考证,状元台东麓,为春秋时期吴国统帅伍子胥指挥大军渡江攻打楚国的的渡口。

看到伍子胥的塑像,陈瑜凝视了许久。

伍子胥春秋末期楚国人,他的父兄都是朝廷重臣,因受奸臣谗害,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为了替父兄报仇从楚国逃到吴国,受到吴王阖闾重用,在他的辅佐下,吴国渐渐强盛,伍子胥就说服吴王出兵攻打楚国,既可以扩张吴国的势力,又能为自己报仇。攻下楚国的时候,楚平王早已经死去多年,但伍子胥还是把楚平王的坟墓挖开,将其尸体拖出棺木,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伍子胥为了报父兄之仇,千里投奔吴国,为过昭关,一夜白头,隐忍数十年,最后将楚平王掘墓鞭尸,快意恩仇,实在是古今罕见的奇男子。

陈瑜一面心中赞叹,一面绕到塑像侧面,见基座上还镌刻着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的一段关于伍子胥的评论:“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读到这一段话,陈瑜像被电了一下,忍不住又凑近了一些,再把这段话反复读诵了几遍,从早晨一睁开眼就压在她心头的那块石头一下子被撬动了。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楚平王无辜杀害伍子胥一家人,那是一种不共戴天的仇恨,伍子胥将这种怨恨埋在心里,忍辱逃生几十年,终于用掘墓鞭尸这种极其惨毒的手段报了全家的仇。

陈瑜回到伍子胥塑像的正面,恭恭敬敬地拘了三个躬,双手在胸前抱拳,默默祷念:“伍大夫,你能忍辱偷生为父兄报仇,是真正的复仇之神。现在,我无故遭受林富民这条畜生的侮辱,毁了我的清白,也毁了我的梦想,这种怨毒与杀父杀兄没有差别,我要用全部的生命为自己讨回尊严,向林富民这条畜生报仇,让他和他的全家都要为此付出代价。请你在天之灵保佑我,让我也像你鞭尸楚平王那样,把林富民刀刀斩尽,寸寸割绝,让他永生永世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若能保佑我报仇雪恨,我要倾尽所有,为伍大夫重塑金身!”

陈瑜正在聚精会神地祷念,张喜一行人也从山上下来了。

一位陪同人员见陈瑜神情凝重,便说道:“陈老师好像蛮钦佩伍子胥的。这座塑像其实是十年动乱之后才修起来的,当时还引起过争论。有人说,搞一个伍子胥的塑像,分明是挑动文革其间受迫害的人报仇报怨,不利于安定团结,尤其是还把唐伯虎写的一首诗也刻在上面,用意更加明显了。”

陈瑜本无心理会那个人的解说,但听说上面还刻有一首唐伯虎的诗,就问道:“唐伯虎的诗刻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那个人忙指向塑像的左手一侧的基座:“就在那里啊。诗写得蛮好,是写伍子胥的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而且所有的字都是从唐伯虎留下的书法字帖中挑选出来,就好像唐伯虎亲笔写的一样唉。”

陈瑜也不听她啰嗦,直接绕到塑像左侧,果然在基座上看到一首草书书写的七言绝句——《题伍子胥庙壁》: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读到后面两句,陈瑜不由拊掌赞叹:“痛快!愿借将军的宝刀,铲尽人间不平之事,杀绝披着人皮的猪狗之徒!没想到,唐伯虎还能写出这样痛快的诗句,也不愧是世间奇男子!”

听陈瑜这一番赞叹,再看她眼神中闪烁的咄咄逼人的气势,大家不由得面面相觑,搞不懂为什么一首诗竟然让她有如此触动。

陈瑜似乎意犹未尽,转头对张喜说:“喜哥,去弄两瓶酒来,要好的,我要给这两位古人浇一杯酒。”

张喜见陈瑜一直锁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便痛快地答应一声,到附近的商店去买酒。

那位一直在做讲解的陪同人员笑着说:“陈老师真是性情中人,若在古代,一定也是风流才女。”

陈瑜笑了一下,虽然脸上不再那么僵硬,但心里却一点欢喜也没有:“若在古代,我也活不到现在了。还是活在今天好,让我也可以借伍将军的宝刀一用。”

几个人都听不懂陈瑜的话是什么意思,只好陪着干笑。

张喜买了两瓶酒回来,陈瑜接过去,打开一瓶,将酒浇在伍子胥塑像前,将另一瓶直接放在基座上,当作供品。然后,陈瑜抬头仰望伍子胥,又默念了一句“愿与将军借宝刀”,接着就伸出右手,紧紧握住塑像的佩剑剑柄,很久都不肯松开。

陈瑜心里暗想,昨天的陈瑜已经没有了,今天的陈瑜要像伍子胥那样,成为复仇之神。(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异界逍遥大仙我有一座小鱼塘我有一座随身农场我有一座新手村新兵狙神元末之争霸天下我竟然认得上古魔文长生诸天进击的城市神秘复苏之纸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