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三国王者 >三国王者

第十部 三足鼎立 第八章 叛经离道

孙灿的一番忤逆之言,诸葛亮是闻所未闻,他知道这话如果传出去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这些理论和他学的一些道理完全向背,可他心里却意外的认同这样的观点。尤其是“虎率羊群羊亦虎,羊率虎群虎亦羊”这句话,更是深得他心。

孙灿这时笑道,“其实张角他们的起义对大汉来说并非不是一件坏事,这是一个破立的契机,如果没有他们的起义恐怕大汉会一直这么持续下去,除非有名君出现,不然大汉国力将会越来越弱,早晚会被异族所吞噬。”

诸葛亮思绪飞转,素来口齿伶俐的他这时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孙灿的想法叛经离道与他以往的思想出入甚多,但句句却并非是狂人胡诌之言,说得有凭有据,却有其事。

他思虑良久,才道:“亮的想法跟大人向背,可若换个角度去想,大人的说法也并无不对,亮实在无法评断对错。不过,亮觉得张角以谎言愚弄百姓,口称大道,解救百姓,干得却残害妇孺,烧杀抢掠的无义举动,实乃祸乱天下的妖道也!”

“张角以诛,是妖道还是圣人又有什么关系!”孙灿的声音变得非常的淡然:“万事都有两面,好的一方及坏的一面。张角乱天下该杀,但日后天下一统,回归太平,其原由就是因为张角的起义。不破不立,破后而立正是这个道理。”

“哈哈哈!”孙灿大笑了三声,说道:“其实说这些都无用,毕竟这一切都是过去的事情,到底是好是坏都由后人定夺。无论如何,只要万事问心无愧,管他是名留青史,还是遗臭万年。百年后,谁人不是一把黄土。纵然权在大,势在强,财在厚,死后所占之地也不过是丈余,何必在乎他们怎么说。”

诸葛亮再次呆了半响,这不是他的接受能力不行,而是今日孙灿的这番话太过匪夷所思,若是孙哲在这里一定会痛骂孙灿叛经离道,可是他是诸葛亮,不是孙哲。他的智谋远在孙哲之上,他的理解分析能力也胜孙哲许多。他竟理解了这些叛经离道的事情,并且在心里还出现了一丝认同。

诸葛亮如实道:“这些话虽匪夷所思,大逆不道,可是却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话虽这么说,但他并不打算将这话题在继续下去,这些“大逆不道”之言,还是少听为妙。

孙灿难得遇到一个有共同话题的人,话也多了起来。“这些都是我亚父平时教我的,他的看法非常古怪,跟常人大不一样,有时候他说的东西连我这个徒弟都吓一跳。记得他曾经说过铁鸟可以飞上天,车不用马拉,就可以跑的比马还快,非常有趣。”

诸葛亮笑道:“那有机会亮一定要向子静先生好好请教请教!”

孙灿道:“不用请教,不知为何亚父对你很是器重。他曾说你文可比汉相萧何,武可追淮阴韩信是位天下无双的奇才,若能和你畅谈他一定会相当高兴。要知道得他老人家赞赏的不多,只有寥寥数几,而你却稳居第二。”

诸葛亮沉声道:“第一可是曹操?”

孙灿一笑,“果然是智者所见,曹操超世之杰,若非他时运不佳,恐怕这大半江山的得主非他莫属。”

“超世之杰!”诸葛亮道:“曹操的干略确实能得这个称号,只是为人残暴,好杀,禀性又多疑,时非明主。此人可成大事,却无法立大业。不象大将军一般敢于放权,只信任曹氏宗族,据说他还得有‘头风病’若无法作到修身养性,这‘头风病’就是他致命之地。”

孙灿用着不可思议的眼光看了诸葛亮一眼,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那刘备你怎么看?”

诸葛亮轻摇羽扇,自若道:“刘备此人恰恰和曹操相反,曹操雄才伟略,军政国务样样精通,而刘备却仅是中等之质,军政国务,样样稀松,只知皮毛不通精髓,但他有一点却是曹操不及之处,那就是自知之明。刘备知道自己的才干平庸,所以他不会贸然形行事,一有事情他都借用麾下谋臣将士的能力,将别人之才,借用而行。他还有两个优点,就是善于用人和抓心。只要他会用人,各种妙计自然不会缺少,同样的只要他抓住谋臣将士以及百姓的心,令谋臣将士都为他誓死效命,千万百姓真心爱戴,那么这股实力不可小觑。刘备此举类似与我朝高祖皇帝,换而言之,刘备看似弱小,但其潜力,危害并不逊色于曹操。”

“高见!”孙灿鼓掌道:“亚父的相人之术果然是举世无双,孔明在屋舍中就将他们人看的如此透彻,不愧是可比萧何、韩信的奇才。”话锋一转,孙灿道:“怎么样,可有心来我麾下效力?”

诸葛亮沉默了会儿,说道:“在亮答复大将军之前,大将军可否回答亮两个问题?”

孙灿露出好奇的神色道:“直说无妨。”

诸葛亮严肃的说道:“如果大将军一统天下后,你会干什么?”

孙灿脸色微微一变,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莫说是他,就连一直想让他当皇帝的刘华也没有和他讨论这些事情,诸葛亮问这个到底是想知道些什么?

孙灿怒盯着诸葛亮想从他的眼中看出一些猫腻,可是诸葛亮的眼睛里仿佛是一塘湖水,一塘连波纹都没有的湖水,一点消息也没有透露给他。

自己思索了会儿,微笑着答复道:“不清楚,以后的事情谁人猜的到。现在的我并没有当九五之尊的想法,可这不代表以后我没有。在我小的时候亚父就告诉我,绝对的权力,只会另人绝对的腐化。我不知道在那个时候自己会不会受到权力的诱惑。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天下是我打下来的,那么我绝对不会交给当朝天子刘协,我不能对不起一起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和那些由不瞑目的枯骨。他们随我 参战是为了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我不会将天下交给一个无能的人,最少对方要有治理天下的才华。”

诸葛亮神情大动,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目的就是想看看孙灿的禀性如何。他跟孙灿并不熟悉,只是有过数面之缘,在他的印象里,孙灿是一个豪气大方,不拘小节,待人至诚,有容人雅量又有仁义之风的豪杰。不过,这只是印象当不的真。

好比西汉王莽,王莽在未成气候的时候是何等谦卑?何等仁义?他为了接济穷人,不惜变卖家财。天下人几乎将他比做圣人来看,可是一但气候一成熟,王莽就立刻毒死大汉平帝谋朝篡位,当了皇帝。

所以片面之词跟听来的赞美在诸葛亮这有主见的智者眼中并不能证明孙灿的禀性是否和他的作为一致。

若是孙灿方才说什么“以匡复汉室为己任,将皇位让给大刘氏宗族的话”,那么诸葛亮只会冷笑而已,如今孙灿这样说来,却让诸葛亮颇感意外和赞许。人的立场会随着地位的不同以及一切外在因素而改变,孙灿的回答可以算是最完美的一个答案。既没有愚忠,也没有沉迷于权力中去。

最主要的就是证明了他的“仁”,这一点非常重要。诸葛亮向来就是以德、才看人,因为对明主的看法更是严格,“仁”是他眼中首要必被的因素之一。孙灿不将天下交于无才干的人的手上,足见他不想让百姓在受到战火的用心。

诸葛亮神情已经恢复平淡随和,笑道:“第二个问题,如果亮今日不答应大将军的招用,那么大将军会干什么?”

孙灿心里咯噔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神色间竟有一丝杀机,最终杀机隐去。孙灿轻叹一声,话都说到这种地步,自己还强求什么,无奈的说道:“劝你离开!走吧,离开葫芦口,离开中原。”

诸葛亮惊诧不已,以他的才智早以看清天下之势,孙灿是最有实力一统天下的诸侯。先前的试探也令他认可了孙灿,之所以他要问这个问题是想看一看自己在孙灿的心中到底有多重,他会不会重用自己,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孙灿会叫他走。

最后,他奇怪的说道:“这是为何?”

孙灿淡淡道:“人各有志,孙某不敢强求。任何人都有他的看法,在孙某眼中,贤才若去,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自己不好,自己没有达到的要求。而其他人却不这么看,早在数年前,我就有心收你在麾下效命,记得当时你以未出师为由推托。我知道那是推托之言,不过我并没有强求,我知道有些人择主要求极高,也许那时候的我并没有达到你的要求,所以强求无意。在不久前,我军密探截获了一封来至幽州的信,那信是刘备写给你的,亚父看了这信就说了一句话‘若诸葛亮在不愿加入我军,杀!’如今看来你还是选择了刘备。走吧,亚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就算他真的杀了你,我也不会怪他。但我不想这么做,是我自己不如刘备,又怎能怪他人不投奔与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尸虐人体摄影师汉献帝新传无限复活游戏王朝网游之争锋时刻奇才公子万年古尸中国标准巫临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