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杀伐三国之强国之路 >杀伐三国之强国之路

第五十一章 天下之乱乱在哪

将、帅皆没影,三军失魂、胆。

陷阵破城楼,猎鹰取城头,傲龙急追三百里,董、吕急逃五百里。

孝直,这也太夸张了吧,咱们就追了二十里,三百里都快到洛阳了。

夸张才显得正常,往来的大战通常都是被夸张的。袁盟主刚刚遣使来,请主公去赴晚宴。

又吃饭,现在不去追董卓吗?

主公,您来之前已经料定此辈不足成事,他要是现在能意识到追击董卓,他就能成事了。

孝直之言有理,还好我们有准备。程袍辉,这次又要辛苦你了,速去洛阳城甄氏商社通知王剑师,务必要保全洛阳城,劫下董卓搜刮的钱粮辎重。然后你再急速返回益州通知徐军师,让他从各地抽调二线防御部队十万,让张任、文聘带队前来。

姜由平,拿着这封信速去交州找上将军陈宫,让他将军权暂交甘宁,速来洛阳与我会合,具体原因已在信中明。

孝直,我们强占了虎牢关全部的战利品,军械、马匹、粮草。袁盟主没有意见吗?

暂时还没有什么意见,不知道晚宴上会不会提?那本王就去赴宴,看他有啥想法?

赴宴路上。

我刘兄,你的武艺什么时候厉害成这样了,刚刚大战吕布,依云来看,胜过吕布数倍有余,前次咱俩私下比枪,你还破不了百鸟朝凤枪呢,怎么这么突然就……

子龙,此等把戏无外乎是做出来瞒那些外人的。你是我兄弟,告诉你也无妨。昔日下山之时,恩师曾赐我三颗丹药,两颗服后可增强功力十倍,但是只能维持两个时辰。那吕布一跑,大军冲锋我却没跟着冲,这哪像我的风格啊,因为马上就要脱力了,哪里还敢冲。

另一颗就是重伤之后服下,可以马上恢复完好,可惜数量少了,要是能批量生产就好了,还有更麻烦的一就是,吃下一颗丹后两年内不能再服第二颗,否则就会经脉受损。

好了,子龙,到了,你们在外面休息吧,我进去喝两杯,薛生倚和鲁管双陪着我,你就放心吧。

见刘虎大踏步的走进来,袁绍一脸嬉笑迎上来。

武威王,快请,快请,大家可都等着你呢。

袁盟主,急什么嘛,喝酒的机会不嫌少的。

今日武威王阵上显威,威震八方啊,名满天下的飞将吕布都不是您的对手,我等今日真是大开眼界,更兼武威王麾下神兵,瞬息破城,真乃天助我联军破贼啊。

今日破城实属巧合,若非吕布急退后,所有士兵也急退。城内的,想关门,城外的,想进门。致使城门拥挤无法及时关门,我军才发挥突袭优势,一举夺下城门,城门攻下来了,破城自然就容易了。

武威王莫要再谦虚了,盛名之下无虚士,今日一见汉家猛虎果然不同凡响,强将手下无弱兵,连武威王帐下的士卒也是个个勇猛凶悍,大汉有此强军何愁内乱外患啊。

武威王,前日,术言语冒犯,还请见谅。

公露兄,不敢不敢。

武威王,请入坐,袁某敬你一杯。

你们的狗屁放够了没有?

孟德?这是什么话。

本初兄啊,我的袁大盟主,董卓军正在溃逃,我等不趁此时追击,更待何时啊?

孙文台已经整顿兵马要兵进洛阳了,你们还在这高台饮宴,岂不错失良机?

孟德,不急,我等酌几杯再战董卓,收复洛阳为时不晚啊。

我的大盟主,董卓会坐在洛阳等你去打他吗?虎牢一失,洛阳门户大开,再无险可守,难道董卓会蠢到全军野战?现下,董卓大败,操料定,董卓必携天子出函谷,远遁西凉或长安,此时率所有精骑分批次追击,必可迎回天子,匡扶社稷。

孟德,够了,此刻正在为今日大胜庆功,何故来此搅局。若要追击,你且自去,待来日大军休整完毕,再追也不迟。

竖子,不足与谋。

曹操生了一肚子气走了。刘虎继续陪着袁绍等人吹牛,喝酒,这种场面,太像二十一世纪那些大佬富商聚会,就是轮着自己吹大家接力捧,一副其乐融融的祥和景象,实则各怀鬼胎。两个字,无聊。不对,应该是虚伪。或许五个字才对,无聊且虚伪。

另一方面,王越早已准备好保护洛阳,得到程袍辉的通知后又亲率刺客营和五千步军前往城门阻击。

董卓车队毫无阵形,让吕布在前面开路,自己随着中军拉着刘协跑,后面跟着百官百姓,最后是辎重粮草和临时挖皇陵,抢士族,劫富户的钱。

逃跑也得有策略,就这种逃法,人家不劫你才怪,进攻时候把粮草辎重银钱放在全军后面没话,你逃跑还放在最后,那不就是给人准备的。

吕布是他董卓的胆啊,吕布一败,董卓胆破,跑都跑得很凌乱。结果马忠率刺客营,几阵箭雨就几乎结果了车队三分之二的运输兵,郭汜拼死保护剩下的三分之一车队,迅速奔逃。王越率军追击,重伤郭汜,三分之一的车队又被劫下二分之一,如此一来,十成的东西就让王越劫走八成半。即使是这样,剩下的一成半足以让董卓修‘眉坞城’潇洒地过下半生了。

事后王越感叹,这么多金银珠宝,运输的兵丁就被我们斩杀三万多人,以一人拿一百斤白银来计算,这得多少钱啊。顺便也感概了一句,郭汜之勇不弱吕布,连中九剑而不亡,仍能护军急行,且战且退,骁将也!

董卓因辎重车队损失惨重,怕再被劫,那就真是血本无归,只好让吕布垫后,自己亲率前军。结果就发生了,曹操险些战死的悲剧。

在王越的有效指挥妥善安排下,洛阳城内只起了几场火,毁了几间民宅。等孙坚率军赶到之时,洛阳城已闭,马忠很善意地让他回去,顺便让他左臂中了一箭,以示警告。

黄盖在城外捉弄了个太监,原来是董卓急撤之时刘协让他把玉玺藏好带入民间,等他回来的时候再交出来,以免落入董卓贼手。

结果让黄盖抓了他,得了玺,还杀他灭了口。孙坚得玺无限膨胀,也不去找袁绍告别,率军急撤江东,躲过了袁绍的层层阻击。

刘表虽然答应袁绍截击孙坚,可是他不想惹事,睁一眼闭一眼,就把孙坚放过去了。

部将蔡瑁献计诱杀孙坚,被刘表痛斥。竖子懂个屁,多个敌人多堵墙,多个朋友多条路。对袁绍就截击不住被他跑了,袁绍也没话。孙坚也会感谢我们,如此才是生存之道。

孙坚高兴地回了江东做起了皇帝美梦。

只有曹操痛斥了袁绍无能,刘虎卑鄙,竟然暗中控制洛阳。

可惜完全被刘虎、袁绍、袁术无视,气得只能引兵回他的陈留。

刘备再次摇头叹气,二弟、三弟,我们走吧,此次又难以成事了,还是另觅机遇吧。

当各路诸侯得知,董卓已逃到长安建了眉坞守城自保,大家也都无心再攻他,都想着自己要是也能建一座眉坞那该有多爽,但这个愿望只有公孙瓒实现了,他在自己的地盘,建一座坚城,仿效眉坞,可惜后来被袁绍这个土木工程师打遂道攻入,城破身亡。

一月后,各路诸侯散去,袁绍的驻军被刘虎驱逐虎牢关,关门紧闭后。张任率兵三万守关;文聘率军三万守函谷关;陈宫率魏延统军四万坐镇洛阳,美其名曰:为天子守好家业。

无疑讨董之战刘虎成了最大的赢家,名利双收。

回军之时顺荆州而下去交州,在荆州会晤了刘表并夸奖刘表大汉儒将,在随后的饮宴中又结识了荆州许多士族。在刘虎不知情的情况下,法正擅作主张收下了蔡家送给刘虎的的礼物,蔡家女儿,蔡瑁的姐姐做为蔡氏一族结交武威王的礼物和诚意,金银珠宝随嫁之资自是丰厚,蔡氏还有一个十分雷人的名字,蔡花。

刘虎毫不知情就又多了一个老婆。荆州玩够了,开往交州。在视察过交州的建设情况后,得知甘宁统辖水军收复南海诸多岛屿,剿灭海盗三十余伙,非常高兴,鼓励道:兴霸果不复重望,来日必为本王海中蛟龙。

顺便认识了沈友和贺齐,相谈之一才发现沈友的口、笔、刀三绝果然厉害,便让他去统辖南海郡,并鼓励沈友道:那里太弱,沈友大才必可大兴。

贺齐三国时期的野战、山地战专家,得知他专门培养了一支水军陆战营,负责登崖清剿山贼老巢,刘虎相当亢奋,要知道后世的美利坚合众国,全球打击,除了海空力量强大以外,陆地作战的主要力量就是海军陆战队,这支水军陆战营就是原形啊。

急令平狄将军沈友,全军征招符合条件的士卒,至少要训练出五万水军陆战营士卒。

又和士燮叙叙旧聊聊天,惊喜地发现,扶南国很多人都来到刘虎建在九真郡的孔圣学府学习,学成后回扶南宣讲天朝文化,无意中打出一计重拳,重创扶南国精神文化世界。

扶南国曾一度下令禁止国人出境到孔圣学府学习。可惜晚了,那些听到圣教的人,冒着被杀的危险,偷渡而来也要来学,可见对知识的渴望,是历朝历代君主想拦也拦不住的。

扶南国王发现禁不住,也就睁一眼闭一眼,表面还是不让,可是只要到国家留底备案就让他出国来学,于是乎,大批扶南人来到了孔圣学府学习。

刘虎明白这是一个不动刀枪的战场,如果扶南民心向汉,那扶南国不战自败。特批资金,在交趾日南郡建孔圣学府分学院,方便他们从海路过来学习。

刘虎一路很满意,带着自己的精兵强将回到了封天城,才得知法正擅作主张答应的事,在听了法正有理有据有节的解释下,刘虎有气也没法发。

法正言道:荆州主公势在必得,而荆州士族门阀之中就属蔡家势力最大,来日攻取荆州有此内应,事半功倍,况且现在主公收了美人拿了黄金,似乎一坏处也没有,何乐而不为?

当夜在见到了蔡氏美貌之后,刘虎才觉得孝直是个有心人啊。一夜如沐春风。

第二日,甘梅找到刘虎。

虎哥,既然回来了,总得先找我这个王后报个到,问问**家事吧,怎么娶了新媳妇也不言语一声。

刘虎只能打着哈哈哄甘梅。最后甘梅才出实情,她并不是怪刘虎不去找她,而是,上次出征剿黄巾之时吴氏士族族长吴懿献其妹吴苋以示忠心,刘虎也封吴懿将军让他在羽林军典韦麾下效力。那吴苋可是贤良淑德,端庄大方,入宫后与她们姐妹相处甚欢,只是刘虎,先赴宴再平黄巾,又战董卓,两年有余,吴苋仍未与刘虎同床,其兄吴懿都给她几次送礼,若再不……,怕吴懿生异。

刘虎听完一番解释后才恍然大悟。梅儿得是,现在就去。

虎哥,你干嘛啊,刚用过早膳,哪有这时候办这事儿的。

办事还用挑时辰吗?

想办咱就办呗,要不先办你,再办她?

去你的,没正形。

那梅儿是同意了,那就这么定了,哈哈,关门,上床。

刘虎中午饭都没有时间吃,陪完梅儿,急去吴苋寝宫,吴苋从未被刘虎召见过,还以为是歹人入室,幸好随侍宫女认识刘虎,才没闹出笑话。

直至晚上,刘虎才忙完出来和自己的几个老婆还有儿女吃了顿团圆饭。饭后又耕耘一夜自不必。

次日。

元直,你觉得这天下将乱,到底是何起因?庶觉得乃乱于黄巾。

孝直呢?正觉得乃是乱于汉廷。

正方,你认为呢?严认为是始于董卓。

嗯,黄巾之乱至使地方政权拥兵。汉廷之乱乃朝廷**无能,政令不明,朝权落于奸佞人之手。董卓之乱将拉开群雄争霸,逐鹿天下,中原必将再陷战火之中。

三位所言都有道理,然虎另有一见,请三位斟酌一二。天下之乱乃乱于法令不严,皇权过大,国家民族无发展方向。今天阿猫当皇帝了,全国都开始抓老鼠。明天阿狗当皇帝了,全国又开始啃骨头。后天如果阿鬼当皇帝了,全国不是要集体自杀变鬼陪他玩?

昔日商鞅变法曾言:只要有一套严格的法度,为国家制定发展方向,历代君主皆严格执行,如此十几代,国必兴,军必强,民必富。即使中间有几代昏主、庸主出现也无妨,国家机器仍可正常运作。

似我大汉,高祖建国后,无为而治,因人民需要休养,平定几个有异心的臣子后,全国安定,大家都在忙着恢复自己的元气。

文景之治,大汉走向盛世,是因文景二帝皆俱大才大德,方有此盛世。

而后武帝挥剑,扫平外夷,定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王蟒篡汉,光武中兴。

这些全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实力,他们哪里强,国家就向哪个方向发展。

而光武之后呢?一代不如一代,庸才迭出,至使大汉越来越乱,乌烟瘴气,恶臭不堪。若高祖皇帝建国后,便制定国家民族发展方向,后世子孙,矢志不移地朝这一方向,带领全国人民奋斗,那还会这样吗?

主公之意是,我们要定一个方向,让全民皆知,让全国百姓融入其中,让每个人都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自己的一分微弱之力也可为国家富强发光发热。

孝直,正是此意。

敢问主公,何路可行?

首正民心,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是他却把儒家精华的部分取消,删减了,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愚忠腐儒,穷酸儒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怎么就没听到一个儒生呢?被人打得满地找牙,还要在那儿忍?孔子教出来的徒弟就这样?

治国之道,并非一家一便可。百家争鸣,为什么不能是百家齐鸣?人人出力,把每一家精华的部分拿出来,富国强民,才有利国家民族,有利江山社稷。

非要我强你弱,我对你错,争得脸红脖子粗,甚是无趣。不要管他哪一家哪一,有利有用的就是好的,就是正确的。

三位,如何正民心,尚需探究,非虎一人之力所能左右,现下急需,强军富民,普及百姓文化教育。要让他们明白,国盛则民富,国破则家亡。

主公,严斗胆问一句。主公所描述的国家最佳理想状态是什么样?

全国上下一心,将国家建成一个富饶美丽的国邦,内无乱外无患,安居乐业,人人皆享五福(长寿、康宁、富贵、好德、善终)。

这也就是当初本王为孝直所描述的奋斗目标,国家的一切由百姓努力建设、奋斗发展,而百姓的一切也会由国家来承担照顾,永无后顾之忧。

主公远虑,李严折服。

三位,当下首要的就是让百姓先享受到优厚的待遇,增强他们对朝廷的信任度,等到完全相信了,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为国家真心效力了。

好了,三位,今天就议到这儿吧,真的,你们三个也该娶老婆了,有个老婆在家等着,天天有劲多了。

想要文的就去孔府学院找,那里已经开始接收女学生了。想要武的,俏剑营,任选。

元直,整顿兵马,本王,要在封天城举行阅兵仪式,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武威军之威,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只有两州才是他们的乐园,才是他们安定生活的首选。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相关推荐:男儿行庶女惊华赤刃材料帝国第一女将重生之不再爱史上最强二道贩子步仁意的神仙生活古玩人生玩转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