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文小说 > 蛮族战皇 >蛮族战皇

第93章 统一历史

我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只是用他的身躯和目光在穿越时空,在事实的看到那一段曾经波澜壮阔的历史......

至少了解一个人,我们不能用瞎子摸象的形式去片面的了解。

很多人用第三人称去描述一个人的过往与曾经。

但是我更喜欢用“我”的视线,我的角度,去真实的体现一个事实与真相。

这才是塔西佗说的:“抽空自己,还原本质。”

这才是写历史的人具有的另一种境界。

这样的历史,才有真实的科考价值。

我们人类论金,需得足赤;要做人之真,需要赤诚。

写历史,为什么不能摒弃自己的愚见,还原本质的事实呢?

让后人去得到真像,去体察事实,去评头论足,这才是历史的意义......带着个人的见识和偏见,其留下的故事,亦能传世?

成吉思汗在整个对世界征服中的杀戮和毁灭城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这不是后来一群人所谓种族仇恨的产物,与现代社会出现的种族屠杀不能相提并论。

成吉思汗在征服过程中,从来都是和平手段无效后,才采取极端武力去摧毁。

这一点是有证据和有历史文字可查的。

与其是杀戮无极限了,何须蒙古人此前还争取和谈?

格鲁塞虽认为:蒙古人把屠杀作为制度,但也不是生性残忍,他们只是出于困惑,“不知道更好的处置方式。”

从其文献的记载来看,令人惊讶的是蒙古人没有采取那个时代的惯例对敌人实施酷刑。

即使是激烈抵抗蒙古大军的外国将领,在其英勇阵亡后,还受到事实很浓重的葬礼。事实拖雷还因此免除了屠城和劫掠......

这和很多歪曲蒙古大军是“嗜杀”的野蛮人,有着决然的不同。

威泽弗德写到,几乎可以肯定蒙古人是把死亡当作一种政策,但是它与同时代的文明军队相比,蒙古人并不是靠残忍的行为制造恐怖,而是靠快速而又有效的征服,以及他们似乎完全不在乎当地精英和富人的生命而引起恐怖。

在世界历史上,所有的帝国军团征服战中,只有成吉思汗不在乎富人性命这一点,才真正让人印象深刻。

西方史学家威泽弗德就指出,对蒙古人所征服的城市毁灭的情况进行校验后显示,很少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伤亡。

说拖雷亲自下令屠杀的人民有500万,这一类人、得拿出具体的时间,被屠戮的城市和具体的历史文献资料来说明一切......

即使希特勒手下最残暴的,屠杀犹太人的屠夫,亦不可能直接的在这区区数年里,轻易的就能杀500万人还不留下历史文字。

成吉思汗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城市的毁灭者,而非屠杀者,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很多历史学家把一个城市毁灭后,人类消失了,归于了被全部屠杀一类,是不科学的一种概念。

蒙古人事实上把很多有价值的劳动力,工匠,女人,孩童,强壮的男子,分别化为各种资产和战力了。

至少很多当地人成为了蒙古人,还有的参与了西部攻略战役。这一些,他们是看不到事实的,也没法知道事实。

这和法西斯军队后来攻打苏联有波兰人,塞尔维亚人,很多南斯拉夫人一样.....他们是被迫的,要么成为监狱里的奴隶,要么战死,这个没有得选。

10年,成吉思汗进围塔里寒寨(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上游之北)。塔里寒军民凭险据守,蒙古军围攻7个月久攻不下,直到拖雷奉召回军。与其父会合时才将此山城攻克下来。

这导致该城的守军和人民皆被屠杀殆尽。

这也是成吉思汗最终解决这个民族的唯一办法。

波斯史家拉施特就对成吉思汗的性格,有着很经典的刻画:成吉思汗曾问不儿古赤,人生何者最乐?

不儿古赤当时则以春日走马、飞鹰出猎,为最乐作答。

成吉思汗则说:不然,战胜敌人,夺其所有,见其亲人流泪,纳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乐。

从这些西方人的描述来看,至少成吉思汗有这样的作为和想法。

威泽弗德指出,成吉思汗并不认为,这种历史学者对其夸张的描写,就是对他的事实贬损,这亦是他想通过文人之笔,来传播蒙古人统治,传递一种恐惧的最有效方法。

事实上蒙古人,是在利用这种大肆渲染后的恐怖宣传,来加速征服。作为把战争当作生产的游牧民族来说,成吉思汗把抢劫和毁灭作为国策,出于森林游猎民族,视天下财物如同猎物的天性。

威泽弗德强调了在长期的征服过程中,成吉思汗的目标也由早先的抢劫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建立世界统一帝国的使命感。

成吉思汗诸侯告诉其子孙,他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战胜一支军队,不等于征服一个国家,你只能通过赢得民心的方式来征服。

换言之,在威泽弗德的笔下,成吉思汗最终还是从内心,去认可了文明世界的价值体系。

此后的忽必烈在元朝,建立了一套比宋律“更温和、更人道”的刑法体系就是其事实结果。

元代的一切封建统治,全部照旧宋朝的体制,但是在很多方面也能看出它蒙古人的一种习俗和世界观。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如果有关战争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至少这位美国著名战将认为,从那些蒙古人的战争记载中,军人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知识,用来塑造一支用于未来战争的军队。他对成吉思汗的成功占据东西方如此大范围的路领土表示由衷的钦佩,并且说历史上大多数指挥官的成就显得黯然失色。

“他渡江河、翻高山,攻克城池,灭亡国家,摧毁整个文明。在战场上,他的部队运用得如此迅速和巧妙,横扫千军如卷席,无数次打败了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敌人”。“虽然他毁灭一切,残酷无情,野蛮凶猛,但他清楚地懂得战争的种种不变的要求”。

此后有人曾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无一失败。

因此中国学者在《成吉思汗》一书中说:“成吉思汗是后人难以比肩的战争奇才。他逢敌必战、战必胜的神奇,将人类的军事天赋穷尽到了极点”。......“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的全版图,包括今之清朝大半,印度的北部,朝鲜半岛全部,中亚细亚的全域,俄罗斯帝国大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间之南部,......由东达西,成一直线,径长六千英里(约当中国1万6千里),其间列国数十,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才以六七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个宏伟篇章。

由此,俄国军事家柯列金也说:“通观世界历史,用很少兵力,在很短时间内,攻略广大土地,统治众多人口,除成吉思汗时代的鞑靼人和帖木儿时代的中亚细亚人之外,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

法国学者格鲁塞说:“蒙古人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中国绘画和波斯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从蒙古人的传播文化这点说,差不多和罗马人传播文化一样有利。对于世界的贡献,只有好望角的发现和美洲的发现,才能够在这一点与之相似”。(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网游之NPC人生零一队长河图洛书圣光下的死亡领主天云帝尊夺旗末世之植物金属大师重生之老子是皇帝猎命君王两极战记